共1563,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代渊(字 仲颜、蕴之 号 虚一子 )
程了一
萧定基(字 守一 )
僧慧舟(号 一山叟 )
宋太元(字 一翁 )
张方平(字 安道 号 乐全居士 文定 )
欧阳修(号 六一先生、醉翁、六一居士 世称 老欧 字 永叔 文忠 )
任从一
耶律仁先(字 糺邻、一得 )
张希一
赵咸一
王致(字 君一 世称 鄞江先生 )
张得一
张礼一
其它辞典(续上)
赵抱一代渊(字 仲颜、蕴之 号 虚一子 )
程了一
萧定基(字 守一 )
僧慧舟(号 一山叟 )
宋太元(字 一翁 )
张方平(字 安道 号 乐全居士 文定 )
欧阳修(号 六一先生、醉翁、六一居士 世称 老欧 字 永叔 文忠 )
任从一
耶律仁先(字 糺邻、一得 )
张希一
赵咸一
王致(字 君一 世称 鄞江先生 )
张得一
张礼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秦州人。本民家子,常牧牛田间。一夕为叩门召之者引至山崖绝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自是不喜熟食,茹甘菊、柏叶、果实、井泉,间亦饮酒,貌如婴儿。素不习文墨,口占辞句,颇成篇咏。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至京师,诏赐名,度为道士。此后间岁或一至京师,常令居太一宫,与人言多养生之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57 【介绍】: 宋代州人,避地导江。字仲颜,一字蕴之,晚号虚一子。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尝受学于李畋、张达。为清水主簿,弃官归家讲学,坐席常满。辞安抚使所荐官不就。知益州杨日严荐之,遂以太子中允致仕。有《周易旨要》、《老佛杂说》。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4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守一。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历知新喻县。累官监察御史、侍御史,极为仁宗所称。为广西安抚使,召还,除三司盐铁判官。官终江淮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全宋文·卷三九二
萧定基(九八九——一○四二),字守一,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天禧三年进士补岳州军事推官,徙虔州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知新淦县,移监成都府市买务,知黎州。累迁太常博士、兼监察御史里行。再迁至侍御史,历江西、广西、交州转运使。还,除三司盐铁判官,江淮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庆历二年卒,年五十四。见王安石《萧公神道碑》(《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台州天台人,号一山叟。居西湖长庆寺。能诗,工画。所画小丛竹,或二三竿,或百十成林,无重复冗杂者。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慧舟。丹丘人。弃家入道。勤行四三昧。天圣初。结同学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结十四人。行普贤行法者又三年。初入期。誓于像前曰。倘此三昧有成。当焚躯以效供养。行法既周。回故里。求證于神炤。炤欲全其重愿。谕道俗。输香木成大𧂐。仲夏晦日。炤嘱之曰。法华尊施。尔克修之。梵网明晦。尔克遵之。惟系心法界。身如火如。则一聚之烬。乃三昧之蕴。喜见精进。以奉净明真供。唯子行焉。舟。奉教致谢。端坐薪塔。火光属天。了无倾侧。舍利晶耀。求者皆如其愿。火后收馀骨瘗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一翁。仁宗景祐进士。以大理评事为开封府户曹。司马光荐为卫尉寺丞,再荐知如皋县,迁郓州掌书记。太守富弼深器之。后守浔州,弼荐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改漕湖北。所至有治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全宋诗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八二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颖悟,景祐元年举茂材异等,宝元元年又中贤良方正。西夏叛,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知制诰,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三司使。出知杭、益等州府,十易藩镇。英宗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寻以父忧免。服阕,以观文殿学士留守西京,又历数郡。极论新法之害。数请老,元丰二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谥文定。深识三苏父子,故苏轼终身敬事之。有《乐全集》四十卷(存)、《玉堂集》二十卷、《注仁宗乐书》一卷。见王巩《张公行状》(《乐全集》附录),《宋史》卷三一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欧阳观子。少贫,从母郑氏学。仁宗天圣八年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景祐间为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令。庆历中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扬、颍等州。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神宗立,请出知亳、青、蔡三州。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亦擅史学,与宋祁等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孤力学,天圣八年第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以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令,移光化军乾德令。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历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修《唐书》。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治平末,出知亳州。神宗立,徙知青州。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熙宁四年致仕归颍,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见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仁宗时为翰林待诏。工画龙水海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3—1072 【介绍】: 辽皇族,字糺邻,一字一得。有智略。兴宗即位,授左千牛卫将军,兼领禁卫。帝与论政,深器之。累知北院枢密副使,与刘六符使宋,议岁币事。历北院大王、东京留守。道宗靖宁九年,平耶律重元之乱,加尚父,拜北院枢密使。咸雍元年,进于越。为耶律乙辛所忌,出为南京留守,改西北路招讨使。五年,镇压阻卜塔里干获捷。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冀州知州。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任邢州知州。皇祐三年(1051)任麟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康定二年庆历元年(1041)任宗正寺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5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君一。以道义感化乡里,为诸生子弟所师尊。王安石极重其行。学者称鄞江先生。全宋诗
王致,字君一,鄞县(今属浙江)人。与杨适、杜醇为友,时称鄞江先生(《宋元学案》卷六)。殁后,宰臣陈执中奏录其文,得一百八十篇,藏之秘阁。有《鄞江集》九卷,已佚(《甬上宋元诗略》卷一)。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七年(1047)任恩州知州。庆历七年(1047)任潞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六年(1046)任赵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