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2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变声
旋宫
变宫
二声
七音
二变
七均
基础音
《國語辭典》:
变声(變聲)
拼音:
biàn shēng
1.感情激动,而使声音失掉平日的音调。
2.因生理结构转变或生病导致声音的转变。如青春期男孩的变声。
3.变宫、变徵,称为「变声」。
4.五音中之徵、羽二音。
分類:
变声
发出
五音
七音
正常
变宫
读音
声音
变徵
《國語辭典》:
变调(變調)
拼音:
biàn diào
声调的变化。在国语主要分为类变和字变二种。类变指某一调类在一定语音条件下所发生的调值变化。譬如两个上声相逢,则前者读成阳平,如「选举」、「粉笔」、「小鸟」等。字变指一、七、八、不四字在阳平、阴平和上声前读成去声,而在去声前,则读为阳平。
分類:
变更
原来
和字
寻常
音调
不受
格式
时发
束缚
字调
调和
创新
词调
单说
《國語辭典》:
旋宫(旋宮)
拼音:
xuán gōng
秦汉以前音阶排列的方法。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十二律轮流作宫调的主音,称为「旋宫」。
分類:
十二律
七音
均可
宫音
《國語辭典》:
变宫(變宮)
拼音:
biàn gōng
七音之一。宫的变声,声调接近宫声而稍高。宋代常借用闰字来表示此一音阶,故也称为「闰宫」。
分類:
变宫
声音
音阶
七音
音级
半音
《漢語大詞典》:
二声(二聲)
七音中的变宫、变徵。
《
通典·乐三
》
:“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自 殷 已前,但有五音;此二者,自 周 以来加文、武二声,谓之为七音。五声为正,二声谓变。变者,和也。”
分類:
七音
变宫
变徵
《國語辭典》:
七音
拼音:
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分類:
等韵
乐理
变宫
变徵
七音
七种
种发
发音
《漢語大詞典》:
二变(二變)
指七音的变宫、变徵。
《
宋史·乐志六
》
:“十二律各自为宫,以生五声二变。” 宋 高承
《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部·二变
》
:“
《
通典
》
曰: 商 已前,但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自 周 加文、武二声,谓之二变。”参见“ 七声 ”。
分類:
七音
变宫
变徵
《國語辭典》:
七声(七聲)
拼音:
qī shēng
音乐的七声,中国古时分为宫、商、角、徵、羽及变徵、变宫;西洋则分为Do、Re、Mi、Fa、Sol、La、Si 。也称为「七音」。
分類:
五音
十二律
高下
次序
《漢語大詞典》:
七均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
《
隋书·音乐志中
》
:“ 译 遂因其所捻琵琶,絃柱相饮为均,推演其声,更立七均。”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
之三:“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参见“ 七音 ”。
分類:
七音
十二律
均可
宫音
《國語辭典》:
七音
拼音:
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分類:
等韵
乐理
变宫
变徵
七音
七种
种发
发音
《国语辞典》:
基础音(基础音)
拼音:
jī chǔ yīn
乐音中最基本的七音,即Do、Re、Mi、Fa、So、La、Si。
分类:
乐音
七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