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变声(變聲)  拼音:biàn shēng
1.感情激动,而使声音失掉平日的音调。
2.因生理结构转变或生病导致声音的转变。如青春期男孩的变声。
3.变宫、变徵,称为「变声」。
4.五音中之徵、羽二音。
《國語辭典》:变调(變調)  拼音:biàn diào
声调的变化。在国语主要分为类变和字变二种。类变指某一调类在一定语音条件下所发生的调值变化。譬如两个上声相逢,则前者读成阳平,如「选举」、「粉笔」、「小鸟」等。字变指一、七、八、不四字在阳平、阴平和上声前读成去声,而在去声前,则读为阳平。
《國語辭典》:旋宫(旋宮)  拼音:xuán gōng
秦汉以前音阶排列的方法。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十二律轮流作宫调的主音,称为「旋宫」。
《國語辭典》:变宫(變宮)  拼音:biàn gōng
七音之一。宫的变声,声调接近宫声而稍高。宋代常借用闰字来表示此一音阶,故也称为「闰宫」。
《漢語大詞典》:二声(二聲)
七音中的变宫、变徵。通典·乐三:“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自 殷 已前,但有五音;此二者,自 周 以来加文、武二声,谓之为七音。五声为正,二声谓变。变者,和也。”
《國語辭典》:七音  拼音: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漢語大詞典》:二变(二變)
指七音的变宫、变徵。宋史·乐志六:“十二律各自为宫,以生五声二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部·二变:“通典曰: 商 已前,但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自 周 加文、武二声,谓之二变。”参见“ 七声 ”。
《國語辭典》:七声(七聲)  拼音:qī shēng
音乐的七声,中国古时分为宫、商、角、徵、羽及变徵、变宫;西洋则分为Do、Re、Mi、Fa、Sol、La、Si 。也称为「七音」。
《漢語大詞典》:七均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隋书·音乐志中:“ 译 遂因其所捻琵琶,絃柱相饮为均,推演其声,更立七均。”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三:“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参见“ 七音 ”。
《國語辭典》:七音  拼音: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国语辞典》:基础音(基础音)  拼音:jī chǔ yīn
乐音中最基本的七音,即Do、Re、Mi、Fa、So、La、Si。
分类:乐音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