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音  拼音:wǔ yīn
1.中国声乐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2.音韵学上指依唇、舌、齿、牙、喉五类声母发音部位划分的音。
《國語辭典》:变徵(變徵)  拼音:biàn zhǐ
古代音调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羽七音。变徵是高而悲壮的调子。见《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弹了一会,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
《國語辭典》:七音  拼音: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國語辭典》:唱名  拼音:chàng míng
1.按名册高声点名。《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换牌,唱名点到江溶名字。」
2.旧时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的进士。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一。郑侨登云梯》:「先是考官用分数编排,石君当居上,临唱名始易之云。」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各赐绿襕袍、白简、黄衬衫。」
《國語辭典》:胪唱(臚唱)  拼音:lú chàng
科举时,天子宣旨传召新科进士入见,称为「胪唱」。元。方回〈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之五:「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也作「胪传」。
《國語辭典》:工尺谱(工尺譜)  拼音:gōng chě pǔ
一种中国记录乐谱的方法。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由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来。常见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记写七声。也称为「笛色谱」、「管色谱」。
《國語辭典》:变宫(變宮)  拼音:biàn gōng
七音之一。宫的变声,声调接近宫声而稍高。宋代常借用闰字来表示此一音阶,故也称为「闰宫」。
《漢語大詞典》:徵音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级。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四:“徵音録响,操终则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大祭之乐缺商:“窃谓五音如四时代谢,不可缺一。若无徵音,则本朝之乐大段不成説话。”参见“ 徵声 ”。
《漢語大詞典》:征音(徵音)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徵音级。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四:“徵音録响,操终则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三大祭之乐缺商:“窃谓五音如四时代谢,不可缺一。若无徵音,则本朝之乐大段不成説话。”参见“ 徵声 ”。
《国语辞典》:单音程(单音程)  拼音:dān yīn chéng
乐理上指一个八度内所有音级所构成的音程。为英语simple interval的意译。
《漢語大詞典》:配调
以音级转换的进行办法从较高音或从较低音逐步接近并折回到原调的非主要无和音的乐调——亦称“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