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13,分448页显示 上一页 383 384 385 386 387 389 390 391 392 下一页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罗隐之(别称 三高士 希夷先生 )
楚昭辅(字 拱辰 )
薛居正(字 子平 文惠 )
陈从信(字 思齐 )
王仁赡(字 子丰 )
刘晟(世称 南汉第三主 名 洪熙、宏熙 晋王 庙号 中宗 )
李崇矩(字 守则 元靖 )
刘保勋(字 修业 )
吕馀庆(名 胤 )
辛仲甫(字 之翰 康节 )
许仲宣(字 希粲 )
萧公祖师(世称 三教主 )
柴成务(字 宝臣 )
其它辞典(续上)
张永进(号 三楚渔人 别称 老臣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罗隐之(别称 三高士 希夷先生 )
楚昭辅(字 拱辰 )
薛居正(字 子平 文惠 )
陈从信(字 思齐 )
王仁赡(字 子丰 )
刘晟(世称 南汉第三主 名 洪熙、宏熙 晋王 庙号 中宗 )
李崇矩(字 守则 元靖 )
刘保勋(字 修业 )
吕馀庆(名 胤 )
辛仲甫(字 之翰 康节 )
许仲宣(字 希粲 )
萧公祖师(世称 三教主 )
柴成务(字 宝臣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号三楚渔人。唐末人。事西汉金山国国主张奉,自称为老臣。哀帝天祐二年(905)作长篇歌行《白雀歌》以颂张奉。事迹及歌皆见敦煌遗书伯二五九四、伯二八六四,《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福州长溪人。节操精苦,时称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名刹,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不存。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一说永泰(今属福建)人。唐代僧人。节操精苦,时谓“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楚王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有《续宝林传》4卷、《南岳高僧传》。《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后二书存诗偈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福州长溪人。操行精苦。奉养尤俭素。人以头陀称之。登雪峰即领指。无底滞。乾化中。住岳之慈报寺。一日诣三生藏。见灯镜光影涉入。叹曰。先达圣人具不思议智慧方便。而使华严法界。主伴互融之指。昭示目前。又岂区区世间小巧。所能为哉。后有于道观中。设此器者。劲作颂五章非之。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劲笔。开平中楚王马氏奏赐紫衣。号宝闻大师云。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惟劲。福州长溪人也。节操精苦奉养栖约。破纳拥身衣无缯纩。号头陀焉。初参雪峰便探渊府。乾化中入岳住报慈东藏。亦号三生藏。中见法藏禅师鉴灯。顿了如是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因叹曰。先达圣人具此不思议智慧方便。非小智之所能。又岳道观中亦设此灯。往因废教时窃移入仙坛也。有游岳才人达士留题颇多。劲乃叹曰。卢橘夏熟宁期植在于神都。舜韶齐闻不觉顿忘于肉味。嗟其无识不究本端。盗王氏之青毡以为旧物。认岭南之孔雀以作家禽。后世安知。于今区别。乃作五字颂。颂五章。览者知其理事相融灯有所属。属在乎互相涉入光影含容显华严性悔。主伴交光非道家之器用也。楚王马氏奏赐紫署宝闻大师。梁开平中也。劲续宝林传盖录贞元已后禅门祖祖相继源脉者也。别著南岳高僧传。未知卷数。亦一代禅宗达士文采可观。后终于岳中也。 系曰。物涉疑似难辄区分。劲公志鉴灯若遗物重获归家也。后之人必不敢攘物归家也。故曰。前事不忘后世之元龟也。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宝闻大师惟劲。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衲度寒暑。时谓头陀焉。初参雪峰。深入渊奥。复问法玄沙之席。心印符会。一日谓鉴上座曰。闻汝注楞严经。是否。曰不敢。师曰。二文殊如何注。曰请师鉴。师乃扬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镜灯一座。华严第三祖贤首大师所制也。师睹之。顿悟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佛佛罗光之像。因叹曰。此先哲奇功。非具不思议善权之智。何以创焉。乃著五字颂五章。览者悟理事相融。后终南岳。师著述。有宝林传四卷。纪贞元后。禅门继踵源流。又制七言觉地颂。广明诸教缘起。又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1—979 【介绍】: 宋宋州宋城人,字拱辰。初隶赵匡胤麾下,以才干称。宋初,为军器库使。太祖讨泽、潞,及征淮扬,以为京城巡检。累迁枢密副使。太宗太平兴国初,拜枢密使。性勤介,人不敢干以私,然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蓄之。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1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子平。薛仁谦子。少好学。后唐清泰初进士。后周显德时为左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迁户部侍郎。乾德初,加兵部侍郎,以本官参知政事。开宝六年,奉诏监修《五代史》,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宗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从平晋阳还,进位司空。以服丹砂中毒死。谥文惠。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在任宽简,不好苛察。有《文惠集》。全宋文·卷一二
薛居正(九一二——九八一),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后唐清泰二年进士,历仕后晋、汉、周。宋初为户部侍郎,出知许州,入为枢密直学士,后知朗州。乾德中,以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开宝五年,受诏监修《五代史》。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从平北汉还,进位司空,卒。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有集三十卷。《宋史》卷二六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4 【介绍】: 宋亳州永城人,字思齐。初在太宗晋王邸典财用,承办大小事务。曾赞同三司请分屯诸军籍民舟以资江淮漕运,并请舟之坚者运粮,损败者任载薪炭,以利公私。太宗即位,任枢密都承旨。官终度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82 【介绍】: 宋唐州方城人,字子丰。后周时,隶赵匡胤帐下。宋初授武德使,累迁枢密副使。宋军伐蜀,为凤州路行营前军都监。蜀平,坐没入生口财货、杀降兵致乱,责迁右卫大将军。开宝九年,判三司,兼权宣徽北院事。掌计司殆十年,恃恩宠纵吏为奸。后以政事与僚属争辩太宗前,辞屈,责迁唐州防御使,怏怏成疾卒。全宋文·卷三八
王仁赡(九一七——九八二),字子丰,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人。后周时为牙校,宋初授武德使,出知秦州。后为荆南巡检使,知军府。乾德二年擢枢密副使,责授右卫大将军。太平兴国初,拜宣徽北院使兼判三司。掌计司殆十年,多为不轨。太平兴国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二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0—958 【介绍】: 五代时人。南汉国君。初名洪熙。刘䶮子。封晋王。杀兄刘玢自立。性荒暴,尽灭兄弟及归臣。遣兵攻占桂州,尽有岭南地。在位十六年。庙号中宗。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晟初名宏熙。南汉先主䶮第四子。封晋王。光天二年春。弑第二主玢自立。改今名。乾和十六年八月殂。在位十六年。年三十九。僭谥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守则。初仕后汉。从后周世宗征北汉,转供备库副使。宋太祖乾德二年,为枢密使,与赵普联姻。历任镇国军节度使、左卫大将军。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先后任邕、贵六州及琼、崖四州都巡检,善抚土著,黎人皆归附。卒谥元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86 【介绍】: 宋河南人,字修业。刘处让子。少好骑射,又颇能诗。十许岁随父署后唐新德军衙内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员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权御史中丞兼勾当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勋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败,济拒马河,其马陷淖中,与子利涉俱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本名胤,避太祖讳,因以字行。吕琦子。周世宗时,太祖历滑、许、宋三镇,馀庆并为宾佐。宋建,自给事中充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历户、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擢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普,独馀庆辨明之。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书左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1000 【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之翰。后周时,仕至观察判官。宋初,为平卢军节度判官,改郓、齐观察判官,多雪民冤。乾德中历知光州、彭州,救水灾,平兵乱。太宗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不辱朝命。使还,知成都府,政尚宽简。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淳化二年罢知陈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康节。全宋文·卷四九
辛仲甫(九二七——一○○○),字之翰,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顺中,为郭崇掌书记。入宋,为平卢军节度判官。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中进户部侍郎,淳化中以太子少保致仕。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990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历知北海军、荆南转运事。帝征南唐,供给无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历西川、广南转运使,以才干称。官至给事中。全宋诗
许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属山东)人。后汉乾祐间进士。后周显德初为济阴主簿,淄州团练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军。开宝九年(九七六)知永兴军。太宗继位,迁兵部郎中,授西川转运使。太平兴国六年(九八一),迁吏部郎中,八年,为左谏议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广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萧公祖师。蜀人。生于残唐。师雪峰存和尚。行头陀行。久之。得悟而发通。于闽服。大著神异。闽人莫知其名。因称萧公祖师。古田有白蛇肆害。师驱之。溪源有毒龙为雉。师降之。至于封山打洞。无妖不剪。无怪不除。合四境之内。地方千馀里。魔氛不作。月皎清光。人无恶梦。有偈曰。剃发还留发。居尘不染尘。人称三教主。了义一归真。又曰。一相元无相。如来如不来。道全归四果。显法救三灾。观师偈意。是盖大菩萨。示迹度生。非专羊鹿位中人也。师至宋嘉熙间。始入灭。住世三百馀岁。火化于凤冠岩。祥光烛天。异香普闻。火尽。乡民刻木肖师形。盛骨于内。请有司立庵奉之。锡胤弭灾。随祷而应。尤效于雨。虔礼则霈焉随踵而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1004 【介绍】: 宋曹州济阴人,字宝臣。太祖乾德六年进士。授峡州军事推官。太宗朝累任监司,有能名。以光禄少卿使高丽,高丽人皆信服。淳化中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官终判尚书刑部。全宋诗
柴成务,(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任峡路转运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铭》)。历知果、苏二州,两浙转运使,入为户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为京东转运使。召入知制诰。蜀王小波、李顺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五五
柴成务(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乾德六年登进士甲科,历官大理寺丞、太常丞、殿中侍御史,知果、苏二州,两浙转运使,迁光禄少卿,奉使高丽。后为京东转运使,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同知给事中事,出知河中府。真宗时,迁给事中,知梓州、扬州,入判尚书刑部。博闻稽古,有文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