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日响
 
梁上歌声绕
 
歌从雍门学
  
歌绕夜梁
 
歌声梁上浮
 
歌响拂雕梁
 
清歌绕飞梁
 
绕尘梁
   
绕梁唱
  
绕栋宇
  
绕红梁
 
声飞梁
 
送曲韩娥
  
韩娥音
 
馀声三日飞
 
相关人物
薛谭
 
韩娥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7~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简释

余音绕梁:喻指歌声宛转悠扬。唐孙觌《长乐寺》:“雍门已陈迹,余音空绕梁。”

韩娥:泛指歌女。唐贯休《酷吏词》:“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例句

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 于濆 织素谣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于濆 里中女

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崔涂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汪遵 郢中

敧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

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罗隐 商于驿楼东望有感

潺湲陇水听难尽,并觉风沙绕杏梁。 羊士谔 夜听琵琶三首

《國語辭典》:上浮  拼音:shàng fú
大陆地区指价钱上涨。如:「去年平均工资上浮百分之十。」
分類:上浮上升
《分类字锦》:青云上浮(青云上浮)
任公叔通天台赋白日旁转青云上浮八垓可接于咫步万象无逃于寸眸
分类:
《分类字锦》:水精上浮
物理论水之精气上浮宛转随流名曰天汉
《國語辭典》:腾达(騰達)  拼音:téng dá
上升。引申有地位上升或宦途得意的意思。《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
《國語辭典》:绿蚁(綠螘)  拼音:lù yǐ
一种美酒。唐。白居易 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也作「渌蚁」。
《國語辭典》:漂荡(漂蕩)  拼音:piāo dàng
1.漂泊不定。唐。白居易〈感情〉诗:「自吾谪江郎,漂荡三千里。」
2.漂摇流荡。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漂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
《漢語大詞典》:箭水
漏壶的水。古代漏箭随着漏壶滴下的水在受水壶中上浮以指示时辰。 北周 王褒 《漏刻铭》:“圭表弗差,光阴斯赴。箭水无絶,灵虬长注。”参见“ 漏壶 ”。
《國語辭典》:漏壶(漏壺)  拼音:lòu hú
古代计时所用的铜壶。宋。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诗:「秋风吹雨凉生肤,夜长耿耿添漏壶。」
《漢語大詞典》:觞花(觴花)
指酒上浮起的泡沫。 清 丘逢甲 《滋膺同年以〈吟草偶存〉及〈西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诗之四:“觴花待醉 金城 月,更比西楼雅集圆。” 清 丘逢甲 《东山木棉花盛开坐对成咏》之三:“觴花合启红云宴,倚树如挥赤羽兵。”
《漢語大詞典》:鲸潮(鯨潮)
谓鲸鱼从水下上浮时掀起的巨浪。 清 李元 《蠕范·物材》:“﹝鲸﹞常穴海底,出穴则水湓溢,谓之鲸潮。”
《漢語大詞典》:浮烁(浮爍)
谓光上浮。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之二:“阴明浮烁,沉禜深沦。” 张铣 注:“浮烁,谓其光上浮也。” 清 黄景仁 《涂山禹庙》诗:“蠙珠吐孕璞剖胞,精燄浮烁波蒸炰。”
分類:上浮
《國語辭典》:浮圆子(浮圓子)  拼音:fú yuán zǐ
泛指用米粉制成的圆子。因其熟即上浮,故称。如汤圆、元宵。
《漢語大詞典》:酒膏
酒面上浮起的稠汁。文选·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萍” 唐 李善 注:“径寸,盖酒膏之径寸也。” 宋 司马光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诗:“风色传花信,烟光拂酒膏。”
《国语辞典》:浮坞(浮坞)  拼音:fú wù
水上机动的构造物。可使船体上浮,以便进行修理工作。
《漢語大詞典》:膏糜
亦称“ 膏粥 ”。 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吴县 张成 夜起,忽见一妇人立於宅南角,举手招 成 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 成 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漢語大詞典》:歌梁
指歌馆的屋梁。亦借指歌馆。典出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舞馆识餘基,歌梁想遗囀。” 刘良 注:“妙歌者发声,声绕梁而尘起,故见梁则想其餘声。” 唐 王勃 《铜雀妓》诗:“舞席纷何就,歌梁儼未倾。” 明 何景明 《丛台》诗:“黄金饰舞榭,白璧缀歌梁。”
分類:歌馆屋梁
《國語辭典》:绕梁(繞梁)  拼音:rào liáng
1.形容歌声美妙。《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2.古琴。《雅俗稽言。卷一二。器用。绕梁》:「楚庄王有琴曰绕梁。」
《国语辞典》:绕梁三日(绕梁三日)  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
声音连续不断。形容声音非常美妙。如:「她那美妙的歌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也作「馀音绕梁」。
《漢語大詞典》:绕梁声(遶梁聲)
见“ 遶梁歌 ”。
《漢語大詞典》:绕梁歌
指优美动听而令人长久难忘的歌声。 南朝 梁 沈约 《相逢狭路间》诗:“大妇遶梁歌,中妇廻文织。”亦作“ 遶梁声 ”。 唐 罗隐 《中元夜泊淮口》:“欹歌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遶梁声。”参见“ 遶梁 ”。
《漢語大詞典》:韩娥(韓娥)
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张湛 注:“﹝ 韩娥 ﹞ 韩国 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总 《宛转歌》:“金樽送曲 韩娥 起,玉柱调絃 楚妃 叹。” 唐 沈亚之 《答冯陶书》:“闻古之 韩娥 ,其歌也,能易哀乐,变林籟,则有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当筵调笙弄簫,羞杀我 韩娥 苏小 。”
分類:韩国张湛
《国语辞典》:馀音绕梁(馀音绕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馀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音乐美妙感人,馀味不绝。《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也作「绕梁之音」、「绕梁三日」、「馀妙绕梁」、「馀响绕梁」、「馀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