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áng
1.进场参加考试或竞赛。《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偏偏主考圈了许多,方才知道下场的秘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好歹在家里,安安分分的读书,用上两年功,等起了服,也好去小考。不然,就捐个监去下场。」
2.演员、运动员等表演或竞赛结束后退场。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ang
结局。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九出:「想著你,恩难罄,恨怎忘,风流陡然没下场。」《文明小史》第五回:「倒是金委员瞧著他行所无事,恐怕这事没有下场,所以甚是著急。」
《國語辭典》:下场头(下場頭)  拼音:xià chang tóu
结局。《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三出》:「路岐岐路两悠悠,不到天涯未肯休。这的是子弟下场头。」《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做偏房侧室的下场头不过如此!况他还有儿子的,我将来死起来还不知怎样呢!」
分類:结局结果
《漢語大詞典》:没下场(没下場)
谓无好结果。《水浒传》第四三回:“家园荡尽身遭戮,到此翻为没下场。”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莫登青雀舫,好繫紫騮韁,怎做大道青楼乔劣相。少年行没下场,少年行没下场。”
分類:结果
《漢語大詞典》:下场诗(下場詩)
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 明 传奇一般用五、七言绝句。内容多概括剧情大要,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思考。如《琵琶记·蔡宅祝寿》的下场诗为:“逢时对酒合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宝,一家安乐值钱多。”
《國語辭典》:下场门(下場門)  拼音:xià cháng mén
旧式剧场方形舞台左端的门。因角色多由此退场,故称为「下场门」。
《国语辞典》:下场白(下场白)  拼音:xià cháng bái
戏曲表演时,角色下场的结句,若不用唱,则必用下场白。形式各有不同,通常为一首抒发人物感情的七言诗或五言对子。
《國語辭典》:收场(收場)  拼音:shōu cháng
1.结局、下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其夫见说出海底眼,无计奈何,没些收场,只得住了手。」《儒林外史》第一回:「我看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
2.结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今番收场买卖,定不到得折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幸得容恕,千好万好了。如一怒发,不好收场。」也作「收篷」。
《國語辭典》:末路  拼音:mò lù
1.路程的最后一段。《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比喻没落衰亡,穷困潦倒的境地。宋。陆游 晨起偶题诗:「幽居不负秋来睡,末路偏谙世上情。」
3.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邹阳》:「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南朝宋。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4.末位、末列。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曩从末路,望听玉音,窃动心焉。」
《漢語大詞典》:入相
(1).入朝为宰相。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 卒, 参 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唐 崔颢 《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復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 清 梅曾亮 《原仕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惟公与兄子 文瑞公 ,相继皆以是入相,天下以为荣。”
(2).旧时戏曲舞台上,上下场的两个门,分别标有“出将”、“入相”字样。“入相”指演员下场。
《國語辭典》:四星  拼音:sì xīng
1.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汉。王充《论衡。物势》:「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
2.北斗七星,去斗杓三星,仅馀四星,比喻零落凄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呀!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偢人待怎生!」
3.秤杆尾端钉有四星,比喻下场、前程。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俺那厮做事一灭行,这妮子更敢有四星。」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我比那卓文君,有上稍,没了四星。」
《漢語大詞典》:然脐(然臍)
后汉书·董卓传:“ 吕布 斩 董卓 ,尸之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后以“然脐”为奸佞可悲下场的典实。 唐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然脐 郿坞 败,握节 汉 臣回。” 宋 王安石 《和王乐道〈烘虱〉》:“然脐 郿坞 患溢世,焚寳 鹿臺 身易货。” 清 宋琬 《诏狱行》:“神奸脱距竞葅醢,亦有然脐当路衢。”
《國語辭典》:散场(散場)  拼音:sàn cháng
收场结束。《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话本说彻,且作散场。」《红楼梦》第一回:「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國語辭典》:虚下(虛下)  拼音:xū xià
戏剧中指演员暂时退场,后再次出场表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魂旦虚下)(窦天章做醒科云)好是奇怪也。」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正旦云)既然这等呵,我去看一看便知分晓也。父亲、母亲你少待。我看兄弟去也。(虚下)」
《國語辭典》:下操  拼音:xià cāo
1.下场操练、出操。如:「他们一大早就跟著大家下操去了。」
2.操练完毕、收操。如:「他一下操回来,就去冲澡。」
分類:操练下场
《國語辭典》:亮相  拼音:liàng xiàng
1.戏曲中主要演员于上、下场或一节舞蹈、武打完毕后,做一短暂停顿的静止姿势,藉以突显角色神态、加强戏剧效果。也作「亮像」。
2.比喻公开表示态度、立场或说明观点。如:「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公开亮相,说明事情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