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14分类词汇 14
《國語辭典》:不用  拼音:bù yòng
1.不使用。汉。武帝 贤良诏:「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鸟兽。」
2.不必、不需要。《红楼梦》第二九回:「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國語辭典》:六气(六氣)  拼音:liù qì
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之气。《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好、恶、喜、怒、哀、乐六情。《管子。戒》:「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
3.中医上指:(1)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2)在天空中依不同季节、不同方位的六种气候因素而生的变化。指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元」。
《國語辭典》:客气(客氣)  拼音:kè qi
表现谦虚礼让的态度。《红楼梦》第八九回:「黛玉经才写完,站起来道:『简慢了。』宝玉笑道:『妹妹还是这么客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同你从小儿就在一起的,不要客气,我也不许你客气。」
《漢語大詞典》:内虚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穀神,虽困无苦。”
(2).黄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漢語大詞典》:理中
中医术语。调理中气。《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八·理中汤丸》集注引 程应旄 曰:“阳之动始於温,温气得而穀精运,穀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
《國語辭典》:虚下(虛下)  拼音:xū xià
戏剧中指演员暂时退场,后再次出场表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魂旦虚下)(窦天章做醒科云)好是奇怪也。」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正旦云)既然这等呵,我去看一看便知分晓也。父亲、母亲你少待。我看兄弟去也。(虚下)」
《漢語大詞典》:三候
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王冰 注:“三部之内,经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 晋 杨泉 《物理论》:“名医达脉者,求之寸口三候之间,则得之矣。”
《國語辭典》:壮阳(壯陽)  拼音:zhuàng yáng
中医上指用温补药以强壮人体的阳气,主要是强壮心肾阳气。通常所说的壮阳范围较窄,系指壮肾阳。
《國語辭典》:气逆(氣逆)  拼音:qì nì
中医指气上行不顺,称为「气逆」。
《國語辭典》:痰火  拼音:tán huǒ
一种症状。似哮喘,口乾唇燥,胸痛烦热,而痰块很难咯出的病症。《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老夫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症,老年举发。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必得阳羡茶,方可治。」
《漢語大詞典》:房劳(房勞)
中医术语。因房事过度而导致肾精虚损的疾病。 明 薛己 薛氏医案·内科摘要上:“房劳感寒,怒气遂发寒热。”
《國語辭典》:痰症  拼音:tán zhèng
因痰阻塞呼吸道,而导致胸闷、气喘,甚至精神错乱等症状。
《漢語大詞典》:收靥(收靨)
中医术语。谓使痘疹的疱块收敛结痂。《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收靥顺证》:“十朝浆足应收靨,先蜡后栗似螺形。”
《漢語大詞典》:三阳五会(三陽五會)
中医术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 张守节 正义引《素问》:“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五会者,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