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12,分16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麾下
塞下
中下
帘下
下僚
下邑
下手
下本
下第
下见
桑下
下里
庑下
下安
下泉
《國語辭典》:麾下  拼音:huī xià
1.本指旗下,借指将帅的部属。《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又没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2.对将帅的敬称。《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纮传》:「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彊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也称为「节下」。
《漢語大詞典》:塞下
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史记·高祖本纪:“ 卢綰 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其冬,来朝,奏曰: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 明 刘绩 《征妇词》:“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兵增不征讨,苦哉塞下民。”
《漢語大詞典》: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书·禹贡:“﹝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传:“田第六。”书·禹贡:“﹝ 雍州 ﹞厥赋中下。” 孔 传:“赋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墨经·松:“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 周 汉 之策,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骈字类编》:帘下(帘下)
唐 岑参 送祈乐归河东 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唐 杜甫 斗鸡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
唐 赵嘏 寄浔阳赵校书 帘下秋江夜影空,倚楼人在月明中。
唐 罗隐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
唐 罗邺 早梅 迁客岭头悲袅袅,美人帘下妒盈盈。
《國語辭典》:下僚  拼音:xià liáo
属吏。《文选。左思。咏史八首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
《國語辭典》:下邑  拼音:xià yì
1.首都以外的城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句下晋。杜预。注:「郿,鲁下邑。」《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
2.边远的县邑。《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张东迁亲贫须养,所以栖迟下邑。」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
《國語辭典》:下手  拼音:xià shǒu
1.动手做。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五一:「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时,不消贤弟下手。」
2.下方或后面的位置。《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陈乾娘,下手的是王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时,鸳鸯来了,便坐在贾母下手。」也作「下首」。
3.知识浅陋或技能低劣的人。清。恽敬〈与李爱堂书〉:「今敬表春麓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睹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
4.游戏、赌博或行酒令时,下一个轮到的人。也称为「下家」。
《漢語大詞典》:下本
见“ 下本钱 ”。
《國語辭典》:下本钱(下本錢)  拼音:xià běn qián
出资本。《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个弟兄,一人应出一百两,先将来下本钱,替你使用去。」也作「下本儿」。
《國語辭典》:下第  拼音:xià dì
1.劣等。《晋书。卷三四。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2.考试未被录取。《后汉书。卷九。孝献帝记》:「试儒生四十馀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也作「落第」。
《骈字类编》:下见(下见)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唐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其一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骈字类编》:桑下
宋 苏轼 别黄州 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宋 黄庭坚 长沙留别 折脚铛中同淡粥,曲腰桑下把离杯。
《國語辭典》:下里  拼音:xià lǐ
1.乡野,偏僻的地方。汉。刘向《说苑。卷一四。至公》:「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孙叔敖。」《旧五代史。卷八八。晋书。景延广传》:「时延广在军,母凶问之,……,曾无戚容,下里之士亦闻而恶之。」
2.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参见「下里巴人」条。《文选。陆机。文赋》:「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老残游记》第一○回:「岂敢,岂敢,只是下里之音不堪入耳。」
3.地下黄泉。《汉书。卷九○。酷吏传。田延年传》:「茂陵富人焦氏、贾氏,以数千万阴积贮炭苇诸下里物。」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死者归蒿里,葬地下,故曰下里。」
《國語辭典》:下里(下裡)  拼音:xià lǐ
与数字连用,表示方位或地方。宋。姚述尧洞仙歌。金风玉露〉词:「念岁岁年年,今夕之前,两下里,千山万水。」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八下里胡论告、恶商量,做夫妻久想,莫要十指望便身亡。」
《國語辭典》:下里巴人  拼音:xià lǐ bā rén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歧路灯》第一○回:「谭、娄纯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调」、「巴人下里」、「东野巴人」。
《骈字类编》:庑下(庑下)
史记李斯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唐书舒元舆传: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唱名乃得入。列棘闱,席坐庑下。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
《骈字类编》:下安
北史陈元康传:见上负下。
《國語辭典》:下泉  拼音:xià quán
1.下流的泉水。《诗经。曹风。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文选。陆机。文赋》:「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2.黄泉。《南史。卷五九。任昉传》:「范、张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唐。白居易思旧〉诗:「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
3.《诗誙。曹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下泉,思治也。」或以为是曹人赞美郇伯能勤劳王事之诗。首章二句为:「洌彼下泉,浸彼苞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