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
词典
14
分类词汇
22
佛典
15
其它
2
共22,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不离
不坠
不失
总持
保守
贞节
抱一
贞操
正时
做人
保真
文礼
吝啬
得己
贞厉
《國語辭典》:
不离(不離)
拼音:
bù lí
1.不脱离。《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三国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
:「诚骨肉之恩,爽而不离,亲亲之义,寔在敦固。」
2.差不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红楼梦》第一○八回:「别人还不离,独有琏二嫂子,连模样儿都改了,说话也不伶俐了。」
分類:
差不多
不离
不失
离开
离去
不错
《國語辭典》:
不坠(不墜)
拼音:
bù zhuì
1.不掉落。《庄子。达生》:「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晋。
袁宏
〈
三国名臣序赞
〉:「日月丽天,瞻之不坠。」
2.不丧失。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西周之美可寻,文武之迹不坠。」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体分冥固,道契不坠。」
分類:
不坠
不辱
不失
《國語辭典》:
不失
拼音:
bù shī
不丧失、不遗落、不违背。《礼记。礼运》:「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高祖虽不以道胜御物,群下得尽其忠;萧曹虽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业。」
分類:
不遗
偏离
遗漏
算得
不失
丧失
失误
不愧
本义
《漢語大詞典》:
总持(總持)
(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
《维摩经·佛国品》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
景德传灯录·阿难尊者
》
:“多闻博达,知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讚叹。”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
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2).总地掌握。 宋
曾巩
《中书令制》
:“朕参於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钧衡,以中臺总持於纲纪。”
分類:
总持
佛教语
掌握
梵语
陀罗尼
意译
不失
《國語辭典》:
保守
拼音:
bǎo shǒu
1.保护看守。《战国策。齐策六》:「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2.态度倾向旧有制度习惯或传统,无意开拓新创。《文明小史》第一回:「就以贵省湖南而论,民风保守,已到极点,不能革旧,焉望生新?」
分類:
保守
保护
保卫
保住
维持
守护
保持
保藏
状态
不失
失去
改进
《國語辭典》:
贞节(貞節)
拼音:
zhēn jié
1.坚定不移的节操。《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贞节。」晋。
潘岳
〈
关中诗
〉:「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2.传统文化中女子守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节操。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曹大家之遗训,执宋伯姬之贞节。」
分類:
贞节
封建
忠贞
建礼
礼教
不二
女子
节操
不失
失身
不改
改嫁
道德行为
《國語辭典》:
抱一
拼音:
bào yī
守真不二。《老子》第二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分類:
道家
专精
固守
不失
指道
《國語辭典》:
贞操(貞操)
拼音:
zhēn cāo
1.坚贞的节操。《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睹松竹,则思贞操之贤。」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
2.传统文化中女子秉持清白的操守。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杞植妻妹朝月之所作也。植战死,妻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其妹悲其姊之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焉。」
分類:
贞操
坚贞不渝
女子
不失
失身
始终如一
节操
操守
《漢語大詞典》:
正时(正時)
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
《左传·文公元年》
:“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 杜预 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为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有餘日,则归之於终,积而为闰,故言归餘於中。” 晋
葛洪
《
抱朴子·对俗
》
:“ 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
《
晋书·律历志下
》
:“以昔在 唐帝 ,协日正时,允釐百工,咸熙庶绩也。”
《
新唐书·刘蕡传
》
:“君以知人为明,臣以正时为忠。”
分類:
正时
明时
四时
不失
失序
寒暑
失常
《國語辭典》:
做人
拼音:
zuò rén
为人,指待人处事。如:「做人要光明正大,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村人道:『金荣是此间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谁不认得?你问他则甚?』」
分類:
做人
处世
不失
解事
面子
正派
懂得
待人接物
心意
有体
体面
《國語辭典》:
保真
拼音:
bǎo zhēn
保持天然本真。《淮南子。氾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楚辞。屈原。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也作「葆真」。
分類:
保全
保持
纯真
原样
不失
失真
天性
《漢語大詞典》:
文礼(文禮)
(1).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韩诗外传》
卷四:“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文礼谓之容。” 汉
贾谊
《
新书·修政语下
》
:“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於人者,谓之文礼矣。”
(2).礼仪制度。
《
后汉书·党锢传序
》
:“及 汉祖 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
分類:
礼仪
礼仪制度
行礼
仪制
制度
不失
《國語辭典》:
吝啬(吝嗇)
拼音:
lìn sè
气量狭小,用度过分减省。《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洪》:「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宋史。卷三一二。列传。曾公亮》:「性吝啬,殖货至钜万。」
分類:
吝啬
保守
过分
分爱
爱惜
保住
财物
不失
失去
《漢語大詞典》:
得己
谓不失己志。
《
孟子·尽心上
》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朱熹 集注:“得己,言不失己也。”一说,得己犹言自得。见 杨伯峻 注。
分類:
不失
自得
《漢語大詞典》:
贞厉(貞厲)
谓守持正道,惕厉戒惧,不失常节。
《易·讼》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孔颖达 疏:“贞,正也;厉,危也。居争讼之时,处两刚之间,故须贞正自危厉,故曰贞厉。”
《
晋书·陆纳传
》
:“少有清操,贞厉絶俗。” 唐
权德舆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贞武张公遗爱碑铭》
序:“而公亦静深以制动,贞厉以伐谋。” 清 昭梿
《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
:“ 额 远览先圣知命之教,中考昔贤处变之方,近验己身经歷之跡,反求本身贞厉之故,区区寸心,伏乞採察。”
分類:
守持
持正
正道
戒惧
不失
失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