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侈邪
弃义倍信
扑作教刑
加塞儿
乱臣贼子
《漢語大詞典》:侈邪
言行放肆,不守正道。 苏曼殊 《碎簪记》:“方今时移俗易,长妇姹女,皆竞侈邪,心醉自由之风。”
《漢語大詞典》:弃义倍信(棄義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 背 ”。荀子·强国:“古者 禹 汤 本义务信而天下治, 桀 紂 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国语辞典》:扑作教刑  拼音:pū zuò jiào xíng
扑,戒尺;教刑,古时一种刑罚。「扑作教刑」指以戒尺责打不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称责打。《书经。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老残游记》第九回:「这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贵业师握住你的手『扑作教刑』的时候何如?」
《漢語大詞典》:加塞儿(加塞兒)
口语。不守秩序,为了取巧而插进排好的队中。
《國語辭典》:乱臣贼子(亂臣賊子)  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
违叛国君或父命,不忠不孝之人。《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唐。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也作「乱臣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