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喧词(諠詞)
喧嚷不平的言辞。旧唐书·孝友传·张琇:“近闻士庶,颇有諠词,矜其为父復讎,或言本罪冤滥。”
《漢語大詞典》:窏洝
低下不平。文选·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冈连岭属。” 李善 注:“窏洝,卑曲不平也。”一说,湿润貌。 吕向 注:“窏洝,湿润貌也。”
《漢語大詞典》:岩峿(巖峿)
(1).形容山高而不平。 前蜀 韦庄 《渔塘十六韵》:“碧经嵐气重,清带露华澄。莹澈通三岛,巖峿积万层。”
(2).指高而不平的山。
《漢語大詞典》:欹嵌
不平貌。 唐 元结 《右溪记》:“ 道州 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 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洞口危石,磊落欹嵌。”
《國語辭典》:嗷骚(嗷騷)  拼音:áo sāo
喧扰。宋。苏舜钦 火疏:「农田受菑者,几于十九;民情嗷骚,如昏垫焉。」
《漢語大詞典》:鲠愤(鯁憤)
谓心中不平,充满义愤。梁书·敬帝纪:“大耻未雪,夙宵鯁愤。”
《漢語大詞典》:扢叉
(1).象声词。《西游记》第四回:“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扢扠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西游记》第三十回:“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西游记》第三二口:“那 八戒 丢倒头,正睡着哩,被他照嘴唇上扢揸的一下。”
(2).参差不平貌。《西游记》第六十回:“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
《漢語大詞典》:锄牙
形容物体像锯齿那样的不平正。周礼·考工记·玉人“牙璋中璋七寸” 汉 郑玄 注:“二璋皆有鉏牙之饰于琰侧。” 孙诒让 正义:“鉏,释文引 沉重 音徐加反,即读为樝也。鉏牙,谓就其剡处刻之,若锯齿然,不平正。”
《國語辭典》:底漆  拼音:dǐ qī
油漆时,粉刷于物体表面的第一层涂料,作为面层涂料的基础,称为「底漆」。
《漢語大詞典》:没底坑
谓永远填不平的坑。比喻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妈妈的,把老子几年的积蓄快挤光了,还是填不满他们的没底坑。”
《漢語大詞典》:棱磳(稜磳)
突兀不平整貌。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稜磳石磴倚高梯,穹谷无人緑树齐。”
《漢語大詞典》:偏跛
脚有毛病,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晋书·纪瞻传》:“臣目冥齿堕,胸腹冰冷,创旣不差,足復偏跛。”
《漢語大詞典》:磐陀石
不平的石头。 清 曹寅 《雨夕偶怀同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千秋磐陀石,潮汐应朒朓。”
分類:不平石头
《國語辭典》:句廉  拼音:gōu lián
水岸屈曲而有棱角。
《漢語大詞典》:砍砢
坎坷。路不平貌。喻人困顿不得志。 明 张景《飞丸记·独诉幽怀》:“感蒙姑妈捐生代死,谁知歷尽砍砢,又窥主人蓄意无良,几欲自拚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