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参话头(参话头)  拼音:cān huà tóu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修行者集中精神对一字或一句话不断的思索穷究,以达到开悟的目的。《参禅决疑集》:「虽参话头多众不同,而于起疑处无二用心。」
《漢語大詞典》:爆豆
炒豆子。炒豆子时不断发出爆裂声,常用来比喻响亮而连续不断的枪炮声、说话声。 峻青 《黎明的河边》:“冲锋枪爆豆似的响了起来。” 柳青 《狠透铁》:“那边的办公室里,从纱窗口传出的算盘声山响,如同爆豆一般。”
《漢語大詞典》:触续(觸續)
谓不断碰撞。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分類:不断碰撞
《國語辭典》:叨念  拼音:dāo niàn
1.因挂念而常常提起。如:「你妈天天都叨念著你什么时候回来。」也作「叨念」。
2.口中不停的喃喃自语。如:「别再叨念了好不好,烦死了。」也作「叨念」。
《國語辭典》:灵蛇髻(靈蛇髻)  拼音:líng shé jì
一种古代妇女的发式。相传为魏文帝皇后甄氏所创。其梳法是将头发挽起,束为一股或双股,再盘成如灵蛇般蟠曲扭转的发髻。如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即梳此发髻。
《国语辞典》:流水席  拼音:liú shuǐ xí
酒菜不断供应,客人随到随吃,吃够就走的宴客方式。如:「这次建醮,镇上居民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國語辭典》:与日俱增(與日俱增)  拼音:yǔ rì jù zēng
随著时间不断地增加或增长。如:「我俩因为彼此兴趣相投,感情与日俱增。」《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漢語大詞典》:有增无已(有增無已)
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郭沫若 《在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不断发展的形势就需要有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上不断的大力支援。特别是对于科学技术上的要求是会有增无已的。” 谢觉哉 《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成就》:“ 中国 人民长期在灾荒的威胁之中,尤其帝国主义和国民常的统治,使灾荒更有增无已。”
《國語辭典》:有加无已(有加無已)  拼音:yǒu jiā wú yǐ
不断的增加,而没有停止。宋。陈亮〈复杜伯高书〉:「然而左右独以为不然,时以书相劳问,意有加而无已。」
《國語辭典》:周而复始(周而復始)  拼音:zhōu ér fù shǐ
循环不断。《晋书。卷七一。王鉴传》:「赋敛搜夺,周而复始,卒散人流,相望于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高愚溪周而复始,住了两巡。女儿们殷殷勤勤,东也不肯放,西也不肯放。」也作「终而复始」。
《國語辭典》:造陆运动(造陸運動)  拼音:zào lù yùn dòng
为一种地壳变动,使大陆或海洋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运动。此运动主要造成高原、穹丘及盆地等各种构造。造陆运动影响地壳之范围甚为广大,会产生侵蚀面或地层的假整合。
《漢語大詞典》:眨摩
眨着眼睛不断打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二:“三爷卖完了关子,便用着邪淫的眼睛,挤溜骨碌地眨摩着捡铺子的小媳妇和大姑娘。”
《漢語大詞典》:再生产(再生産)
经济学术语。指生产过程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可分为不改变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原有规模的扩大再生产两种。
不断反覆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从企业说,以货币形态为起点,转化为生产形态、商品形态,再以货币形态结束。如此周而复始,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节,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前者为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后者是生产总量比原来增加。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國語辭典》:终而复始(終而復始)  拼音:zhōng ér fù shǐ
依次轮毕,再重新开始循环。《管子。形势》:「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也作「周而复始」。
《國語辭典》:西安事变(西安事變)  拼音:xī ān shì biàn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西安遭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劫持事件,至二十五日解决,史称为「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