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用道林钱
 
不费青蚨买
 
作意买山
 
支公计
 
支遁不惜钱
 
无钱买山
 
西山买白云
  
买山巢由笑
 
买山归老
 
买山而隐
 
买山赀
   
买峰
 
买得前山
 
买青山
 
卖山
 
道林钱
 
钱买山

相关人物
支遁
 
深公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二〉~348~
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遁。」

例句

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孟浩然 宿立公房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 归故园

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李涉 山居送僧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

从乱移家拟傍山,今来方办买山钱。 杜荀鹤 乱后山居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白居易 端居咏怀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蔡京 假节邕交道由吴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陆畅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之四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国语辞典》:不费(不费)  拼音:bù fèi
不必花费。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骐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
《国语辞典》:不费力(不费力)  拼音:bù fèi lì
比喻很容易。如:「我来执行这个企划案不费力。」《三国演义》第五一回:「二处城池,全不费力,皆属刘玄德矣。」《文明小史》第三○回:「我们师爷荐个家人丝毫不费力的。」
《漢語大詞典》: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比喻平日有心求之而不得,忽一朝无意而得之。 宋 夏元鼎 《绝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则除这般,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封神演义》第三五回:“晁田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要擒反叛解往 朝歌 ,你今来的凑巧。’”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部第二章:“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俺找得你们好苦呀!”亦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 ”、“ 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相公住手,有登科记在此。”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鐵鞋無覓處,算來全不費工夫)
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国语辞典》:施而不费(施而不费)  拼音:shī ér bù fèi
加惠于他人而自己又无所耗费。参见「惠而不费」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国语辞典》:毫不费力(毫不费力)  拼音:háo bù fèi lì
一点也不花费力气,形容轻松容易。如:「这次任务对他而言,真是易如反掌,毫不费力。」
《國語辭典》:惠而不费(惠而不費)  拼音:huì ér bù fèi
加惠于人而己又无所耗费。语出《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比喻空口说白话,做顺水人情。明。徐渭《绣襦记》第一○出:「这叫做痴客劝主人,惠而不费。」《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这是惠而不费的,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也作「施而不费」。
分類:施惠耗费
《國語辭典》:不费吹灰之力(不費吹灰之力)  拼音: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连吹灰般微小力量都可不必花费。如:「对我来说,给来宾导览太容易,不费吹灰之力。」《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几个土匪,若要平他,不费吹灰之力。」
分類:办事容易
《漢語大詞典》:不费之惠(不費之惠)
白白得到的好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什么的,难道他自己不会去买,而必定托我去?这里就有文章!可是,咱们也会做文章!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我要连这个小过门都不会,还当什么庶务?”
分類:白白好处
《國語辭典》:容易  拼音:róng yì
1.不难,从容便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红楼梦》第六五回:「这也容易,凭你说是谁就是谁,一应彩礼都有我们置办。」
2.轻易、随便。《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牛布衣住在甘露庵,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國語辭典》:省事  拼音:shěng shì
1.减少办事的手续。《淮南子。泰族》:「省事之本,在于节用。」
2.方便、不麻烦。《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國語辭典》:吹毛  拼音:chuī máo
1.比喻很容易,不须费力气。《韩非子。内储说下》:「去仲尼,犹吹毛耳。」
2.形容刀剑很锐利,吹毛可断。唐。卢纶〈难绾刀子歌〉:「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唐。裴铏《聂隐娘》:「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國語辭典》:省力  拼音:shěng lì
节省气力的耗费。《红楼梦》第三六回:「说的何尝错!只是你慢些说,岂不省力?」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钱(買山錢)
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流徙分途》:“我那老爷呵,官居清白,无有买山钱。”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一:“必待买山钱,始慰栖巖志。”参见“ 买山 ”。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隐(買山隱)
谓退隐。 宋 朱熹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词:“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鍊丹成。”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十:“闻説休粮买山隐,白髭鬚称罢官人。”参见“ 买山 ”。
分類:退隐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