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顽梗(頑梗)  拼音:wán gěng
固执不通。如:「他这么顽梗而不知通权达变,看来只有请老祖父来相劝了。」
《漢語大詞典》:枝柱
(1).犹支撑。 清 梅曾亮 《谒墓记》:“未至墓五里,雨,先过 京山堂寺 ,路斗絶,舆者相枝柱,仅乃得上。”
(2).抵触,不顺从。汉书·地理志下:“而 汉中 淫失枝柱,与 巴蜀 同俗。” 颜师古 注:“枝柱,言意相节却,不顺从也。”明史·刘济传:“ 济 在諫垣久,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
《漢語大詞典》:岨峿
(1).本指山交错不平貌。引申为抵触,不合。 晋 陆机 《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南齐书·文学传·陆厥》:“岨峿妥怗之谈,操末续颠之説,兴玄黄於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覩,兹论为何所指邪?”
(2).指不顺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贾岛:“况味萧条,生计岨峿。”
《國語辭典》:生硬  拼音:shēng yìng
1.不柔和。元。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硬。」《聊斋志异。卷二。侠女》:「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
2.语文生涩、不流畅。《红楼梦》第三八回:「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國語辭典》:顽劣(頑劣)  拼音:wán liè
愚顽且恶劣。《西游记》第一回:「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红楼梦》第三回:「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漢語大詞典》:遇否
境遇顺利或不顺利。列子·力命:“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然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
《國語辭典》:蹇滞(蹇滯)  拼音:jiǎn zhì
艰难受挫,做事不顺利。宋。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诗:「君不见近代诗家流,胡为蹇滞多穷愁。」
《漢語大詞典》:迫狭(迫狹)
亦作“ 迫陿 ”。
(1).宽度窄,范围小。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长公主府第,最为迫狭,计用彩绘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种种,有不可计者。国家帑藏,安得不虚罄乎!”
(2).指见识、心胸等不宽广。 明 宋濂 《跋东莱止斋与龙川尺牍后》:“当时论 晦翁 者,或有迫狭之讥,而 龙川 亦甚病其细碎。” 清 黄宗羲 《紫环姜公墓表铭》:“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狭之世论,不復再试,是可惜也。”
(3).局促;不顺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无山林,尝迫狭不自得。” 明 唐顺之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诗之二:“久缘迫陿悲时俗,海嶠春临思若何?”
《國語辭典》:困滞(困滯)  拼音:kùn zhì
1.困顿、不顺利。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八。郑安晚前谶》:「郑丞相清之在太学十五年,殊困滞无聊。」
2.困禁使不得脱身。《西游记》第二六回:「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就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
《國語辭典》:冷涩(冷澀)  拼音:lěng sè
凝滞、不通畅。唐。白居易〈琵琶行〉:「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陆龟蒙 上清诗:「新篁冷涩曲未尽,细拂云枝栖凤惊。」
《漢語大詞典》:淹蹇
(1).谓艰难窘迫,坎坷不顺。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且 唐君 在当时淹蹇不得一第而老於郎署。”《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 贝氏 纺织度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君命淹蹇,生非其时。”
(2).傲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
《國語辭典》:蹇吃  拼音:jiǎn jí
口吃,说话不清晰流利。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言辞蹇吃,更甚扬雄。」
《漢語大詞典》:昏滞(昏滯)
昏乱而不顺畅。 唐 玄觉 《禅宗永嘉集·发愿》:“心无乱想,不有昏滞,不生断想。”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若才乏儁颖,思多昏滞,费词既甚,叙事纔周。”
《漢語大詞典》:时蹇(時蹇)
犹时艰。时运不顺。《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行偏我遭时蹇,欲向星家问短长。” 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同枝落落遭时蹇,詎料今朝 赵 璧完。”
《漢語大詞典》:蹇踬(蹇躓)
(1).困顿颠仆;不顺利。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之二:“低心於蹇躓之辰,忍耻於恓惶之日哉。”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蹇躓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稟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躓不前。”
(2).指驽马。 唐 元稹 《野节鞭》诗:“誓以鞭姦顽,不以鞭蹇躓。” 唐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诗:“何言从蹇躓,今日逐腾驤。”
(3).文辞滞涩;不通畅。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子显 ( 萧子显 )虽文伤蹇躓,而义甚优长。”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言简者最忌局促,局促则必有滞累……非有红罏点雪之襟宇,则方欲驰骋,忽尔蹇躓;意在矜庄,祇成疲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