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19,分228页显示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何世学(文甫 )
耿鸣世(茂谦 敬亭 )
陈应芳(元振、世龙 )
高大衡(世达 祝山 )
魏勋(世卿 后山 )
王国祚(世长 培山 )
邵陛(世忠 梅墩 )
吴道行(名世、达甫 虚庵 )
王世懋(敬美 麟洲、损斋 世称 小美 )
王世能(子才 )
赵世勋(光远 )
唐本尧(世承 纯宇 )
万世德(伯修 )
董世彦(子才 右坡 )
赵世卿(象贤 南渚、兰渚 )
何世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何世学(1534年—?),字文甫,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七十六名。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八名,三甲第三百零三名进士。隆庆三年(1569年)授直隶丹徒县知县。以忧去任,后起补蠡县,旋擢都察院经历。以风裁著,廷议转公寺卿,以忤张居正,万历七年出为常州府同知,九年谢政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茂谦,号敬亭。隆庆二年进士。授邢台知县。县税重于他邑,乃请减三之一,又引水溉城西田,岁增谷万石。巡按河西,罢逐贪官三人,余者敛迹。累官陕西参议,再巡按应天府,以忤张居正,罢职。
维基
耿鸣世(1534年—?),字茂谦,号敬亭,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三年授任直隶邢台县知县,任内减税三分之一;又引水灌溉城西农田。六年升刑部广西司主事,万历二年四月改任广西道御史,三年巡按陕西,四年二月以病乞归。五年九月复补山西道御史,六年十二月以宽纵池州府犯人张思道等七人,降一级调外任,或谓南京户科给事中余懋学疏忤张居正谪为民,归婺源,会歙县民与婺源、休宁等五邑争丝得激变,居正暗中排挤懋学,拟旨索宦族主使甚急,鸣世不从,遂有是贬。七年降调山西蒲州判官,升潞安府推官,十年升礼部精膳司主事,历员外郎,十一年闰二月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十三年二月进右参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泰州卫人,字元振。万历二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讲求探索水道源委与河之利害,悉其形势。辑录当时论河事资料,成《敬止集》。
维基
陈应芳(1534年—1601年),字世龙,江西吉水县人,泰州守御千户所官籍。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泰州日涉园是其遗迹。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八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万历三年(1575年)任金华县知县,一年后,调龙泉县。升礼部仪制司主事,历祠祭司员外郎、南京刑部郎中,出为福建佥事,转浙江提学佥事,升福建右参议,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河南副使,不久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官至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简介
高大衡(1534-1597),字世达,号祝山,江阴人。
魏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魏勋(1534年—1581年),字世卿,号后山,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人,山东青州府临朐县民籍。山东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八十一名进士。礼部观政,四十五年八月授项城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五月升户部主事,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复除刑部,五月七月升员外,十一月升郎中,六年二月选通政司右参议,八年三月养病,九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国祚(1535年—1626年),字世长,号培山,直隶河间府沧州人,民籍,万历二年壬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顺天府乡试第七十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授南京淮安府推官,升广东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世忠,馀姚人。隆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刑部左侍郎
维基
邵陛(1535年—?),字世忠,号梅墩,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五十名,二甲二十名进士。改庶吉士,四年三月授江西道御史,同年丁母忧。服阕,万历元年(1573年)十月复除河南道御史,二年巡按南直隶苏松常镇四府,四年再按江北,六年巡按江西,九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十一月升左寺丞,十年七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一年二月升左少卿,数日后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便道归省,逾月丁父忧。十五年起复,十六年调任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十七年五月升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八年六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八月改官刑部右侍郎,十九年八月升左侍郎,署部事,被弹劾免归。卒后赠太子少保刑部尚书。
吴道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道行(1536年—?),字名世,一字达甫,号虚庵,山东济南府滨州人,军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三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八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名进士。八年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出为长沙府知府。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升山西参政,二十六年五月升河南按察使,再升山西右布政使,二十七年十二月加太仆寺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588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敬美,号麟洲。王世贞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以父丧归乡,久之除南仪制主事,出为江西参议,陕西、福建提学副使,擢南京太常少卿。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人称小美。有《王奉常集》、《艺圃撷馀》、《窥天外乘》、《闽部疏》、《三郡图说》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敬美,世贞弟,嘉靖己未进士,除礼部主事历陜西福建提学副使升行太常少卿有奉常集
维基
王世懋(1536年—1588年),字敬美,号麟洲,又号损斋,或曰墙东生。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南京刑部尚书、史学家王世贞之弟。自幼好学,善于诗文,才气亚于其兄。李攀龙、汪道昆辈称为“少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能不为党同伐异之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戊午科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三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三甲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陕西、福建提学副使,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王忬为严嵩所冤杀,兄弟二人相泣号恸,持丧而归。隆庆元年(1567年)王氏兄弟进京讼父冤,为其父平反。万历十六年(1588年)病卒。《明史》附其传于王世贞传后。
王世能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世能(1536年—?),字子才,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六十六名,二甲第六十名进士。历官青州府知府,十一年二月升河东盐运使。
赵世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世勋(1536年—?),字光远,陕西绥德卫人,官籍。陕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五十三名,三甲第二百七十一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八年正月升四川佥事,四月调补河南。

人物简介

维基
唐本尧(1537年—?),字世承,号纯宇,直隶松江府上海县灶籍华亭县人。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五十二名,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进士。授金溪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年)七月选授湖广道试御史,奉命巡视十库,七年二月以年例升浙江佥事,九年七月升本省右参议,十一年六月升江西副使,官至贵州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偏头关人,字伯修。隆庆二年进士,授南阳知县。有膂力,知兵善骑射,累迁为西宁兵备佥事。御鞑靼屡捷。后倭寇朝鲜,议设海防巡抚。以世德为都察院佥都御史经理朝鲜,败倭兵。特命总督蓟辽。治政以宽大简重、息兵宁人为务。卒于官。有《海防奏议》。

人物简介

维基
董世彦(?—1578年),字子才,号右坡,河南开封府钧州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直隶浚县知县,历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出为山西副使,历升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即位,隆庆六年七月升山西右布政使,万历二年正月升本司左布政,三年七月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带兵平沙麻之乱,修筑长城千余里。五年九月又任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鞑靼首领俺答率众往西海迎佛经,董世彦闻讯,亲率兵马兼程赶往皋兰,提防俺答军侵扰。回镇一日后卒。六年十二月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 【介绍】: 明山东历城人,字象贤,号南渚。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初授南京兵部主事。请广取士之额、缓催科、开言路。张居正欲重罪之,因吏部尚书王国光劝,出为楚府右长史,复坐以事,落职归。居正死,起户部郎中,累迁户部尚书,兼署吏部,推举无所私。后因故被劾,遂杜门乞去。家居七年卒。
维基
赵世卿(1538年—1615年),字象贤,号兰渚,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隆庆辛未进士,万历间官至户部尚书。嘉靖甲子(1564年)山东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九十六名,三甲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以严治政,州县学取士不得超过十五人;布政使、按察使司以下的官吏,即便公事也禁乘驿马;死刑年有定额;征赋以九分为标准,如不及格有关部门要受罚;又屡次重责议论事情的人。赵世卿上奏纠正当时的五件重要的事。请求扩大取士的名额,放宽驿车的禁例,减少处死刑罚,延缓对科税的催征,而最后极力疏论应该广开言路。因此得罪张居正,被调出京城,担任楚府长吏。第二年的京官考核,又以不谨慎为名,撤职回乡。张居正死后,赵世卿再次起用,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礼部仪制司郎中。万历十三年,任光禄寺少卿。万历十五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后担任通政使司右通政、左通政。万历十六年,任光禄寺卿。万历十七年,任太常寺卿。万历二十年,任顺天府府尹、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提督军务。万历二十一年,调任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赵世卿工于心计,凡是他所上奏的事,都斟酌分寸,军务国政有赖于此。户部尚书陈蕖有病,侍郎张养蒙避身不负责事务,皇帝恼怒,将他们一起罢免,而提拔赵世卿任尚书。赵世卿为人重节操,为官尽职守,深得皇帝倚重。吏部尚书空缺,曾派他兼任,推举官员,毫无私心。只是楚王府宗族的人与楚王相互攻击,赵世卿极力称楚王不是伪王,与沈一贯观点相一致。李廷机辅佐朝政,赵世卿极力推举他,结果被朝廷大臣怀疑结党,先后为给事中杜士全、邓云霄、何士晋、胡忻,御史苏为霖、马孟祯等人弹劾,赵世卿便闭门在家请求去职。他上书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万历三十八年秋,赵世卿就上疏出城等候命令。第二年十月,索性乘车径直离去,朝臣上报,万历帝亦没有怪罪。家居住七年卒,赠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