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4,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兼收并蓄
镜框
借花献佛
毛团
满载而归
谩藏诲盗
煤渣
美不胜收
锚爪
没笼头的马
马驮子
买不短
马架
谬种流传
磨扇坠着手
《國語辭典》:兼收并蓄(兼收並蓄)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xù
把各种不同的东西收罗、包含在内。宋。朱熹 己酉拟上封事:「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也作「兼容并蓄」、「俱收并蓄」。
《國語辭典》:镜框(鏡框)  拼音:jìng kuāng
镶配玻璃的木框,通常用来悬挂相片或画片。
《國語辭典》:借花献佛(借花獻佛)  拼音:jiè huā xiàn fó
语本《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比喻借用他人的东西来作人情。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老残游记》第六回:「今儿有人送来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献佛了!」
《國語辭典》:毛团(毛團)  拼音:máo tuán
禽兽、畜生。可借为谩骂之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做这老性命不著与你兑了罢!」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则被那泼毛团叫的悽楚人也。」
《國語辭典》:满载而归(滿載而歸)  拼音:mǎn zài ér guī
装载得满满的回来。比喻收穫丰富。明。李贽〈书答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荡寇志》第二六回:「纪二指著戴春道:『倒还是他,随了大舅到四川,大获利息,前年大舅去世,他却满载而归。』」
《漢語大詞典》:谩藏诲盗(謾藏誨盜)
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 慢 ”。语出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冷眼观》第十七回:“俗语説,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説伲是谩藏诲盗。” 王统照 《五十元》:“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 老蒲 确是‘谩藏诲盗’,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國語辭典》:煤渣  拼音:méi zhā
煤炭燃烧后剩下的碎屑。
《國語辭典》:美不胜收(美不勝收)  拼音:měi bù shēng shōu
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受。《文明小史》第六○回:「你们诸位,各有专门,或是当过教习,……或是做过亲民之官的,人材济济,美不胜收。」《孽海花》第九回:「还有一班名士黎石农、李纯客、袁尚秋诸人寄来的送行诗词,清词丽句,觉得美不胜收。」
《漢語大詞典》:锚爪(錨爪)
锚端的钩爪。用以钩住水底或岸边的东西,以稳定船舶。 黄朝天 《乌江架桥》:“我们用竹片编成大篓子,里面填满大小石块,中间交插三根两头削尖的长木棍,作为锚爪。”
《國語辭典》:没笼头的马(沒籠頭的馬)  拼音:méi lóng tóu de mǎ
比喻不受拘束的人。《红楼梦》第八回:「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
《漢語大詞典》:马驮子(馬馱子)
放在马背上驮运的东西。也指背上驮着东西的马。 艾芜 《野樱桃》:“赶马人和马驮子,陆陆续续地走动,尾在后面。”《南京日报》1992.6.14:“马驮子已抬下一阵子了,但十匹马还在冒着热汗。”
《漢語大詞典》:买不短(買不短)
方言。要买的东西不短缺。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到了那个地方儿,吃喝穿戴,什么都买不短。”
《國語辭典》:马架(馬架)  拼音:mǎ jià
1.临时搭盖的小棚。《野叟曝言》第六二回:「就在安乐窝后院,排鹿桩,立马架,悬沙囊,竖箭垛,每日价操演。」
2.背东西的三角形木架。
《國語辭典》:谬种流传(謬種流傳)  拼音: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把荒谬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清。恽敬《与饶陶南书》:「吾弟就试至十三科而不与解额,此天下不可解之事。然有可解者,谬种流传已数十年。」也作「缪种流传」。
《漢語大詞典》:磨扇坠着手(磨扇墜着手)
谓手上带着沉重的东西。比喻困难。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当要一千锭,则要五百锭;当要五百锭,则要二百五十锭:人都抢着买。可不磨扇坠着手哩。哥也,则一件,争奈隔壁 李 家叔叔有些难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