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严刑峻法(嚴刑峻法)  拼音:yán xíng jùn fǎ
严厉的刑法。汉。王充《论衡。非韩》:「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隋书。卷四。炀帝纪》:「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
《漢語大詞典》:严憯(嚴憯)
严厉、严刻。谓严刑峻法。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今不示显德行,民闇於义,不能炤,迷於道,不能解,因欲大严憯以必正之,直残贼天民而薄主德耳。”
《漢語大詞典》:严愎(嚴愎)
严厉而刚愎。梁书·刘季连传:“本以文吏知名,性忌而褊狭,至是遂严愎酷狠,土人始怀怨望。”
分類:严厉刚愎
《漢語大詞典》:严削(嚴削)
谓严厉制裁。史记·太史公自序:“民倍本多巧,姦轨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
分類:严厉制裁
《國語辭典》:夏日可畏  拼音:xià rì kě wèi
语出《左传。文公七年》「赵盾,夏日之日也」句下晋。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比喻严峻的人难以亲近。
分類:作风严厉
《國語辭典》:笑面虎  拼音:xiào miàn hǔ
比喻面善心恶的人。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国语辞典》:南鹞北鹰(南鹞北鹰)  拼音:nán yào běi yīng
晋武帝时,博陵安平人崔洪以严厉刚直见称于世,为御史时朝中群臣均忌惮之。时人编歌谣称之「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见《晋书。卷四五。列传。崔洪》。后比喻严峻刚直的人。如:「他在司法官任内,刚正不阿,所以同僚称他为『南鹞北鹰』。」
《国语辞典》:隆刑峻法  拼音:lóng xíng jùn fǎ
刑法繁苛而严厉。《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釐。」《晋书。卷三○。刑法志》:「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不可开许。」
《国语辞典》:罗敷有夫(罗敷有夫)  拼音:luó fū yǒu fū
本为秦氏女罗敷严厉拒绝使君的答词,表示与丈夫感情坚深不移。语本《宋书。卷二一。乐志三》:「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后指妇女已婚。如:「她已是罗敷有夫,你就死心吧!」
《国语辞典》:肆言詈辱  拼音:sì yán lì rù
毫无顾忌而严厉的辱骂。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二。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国语辞典》:父严子孝(父严子孝)  拼音:fù yán zǐ xiào
父亲严厉管教子女,子女顺从孝敬父亲。如:「他家虽五代同堂,但父严子孝,长惠幼敬,所以阖家和睦,其乐融融。」
《国语辞典》:义正辞严(义正辞严)  拼音:yì zhèng cí yán
理由正当,措词严厉。如:「这番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他无言以对。」也作「义正词严」。
《国语辞典》:放下脸(放下脸)  拼音:fàng xià liǎn
把脸色变得很严厉的样子。《红楼梦》第一四回:「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打二十板子。」
《漢語大詞典》:作好作歹
谓装出和气、严厉各种面目,来解决纷争。红楼梦第九六回:“﹝ 赖大 ﹞向 贾璉 道:‘ 二爷 别生气了。靠他算个甚么东西!饶了他,叫他滚出去罢。’ 贾璉 道:‘实在可恶!’ 赖大 、 贾璉 作好作歹……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
《国语辞典》:冷硬  拼音:lěng yìng
冷漠、严厉。如:「服务人员态度要亲切,不宜冷硬。」
分类:冷漠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