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赙补(賻補)
赠送丧家财物以助其不足。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札丧,则令賻补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賻补之谓賻丧家助其不足也。”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况当此之时,王惠诸侯,使车旁迕,賻补有辞,賙委有辞,犒禬有辞。”
《國語辭典》:陪吊(陪弔)  拼音:péi diào
丧家开吊时,设专人招待来客称为「陪吊」。
《漢語大詞典》:送殓(送殮)
指陪伴丧家把死者放入棺材。《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 方氏 索性送殮过了,方才归家。”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和 魏连殳 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茅盾 《子夜》二:“本想明天来辞行,如今恰又碰上老太爷的大事,是该当来送殓的。”
《國語辭典》:仙童仙女  拼音:xiān tóng xiān nǚ
旧时有丧事的人家,多在灵前左右放置男女纸人,以代表仆婢,殡葬后则火化,称为「仙童仙女」。也称为「金童玉女」。
《国语辞典》:报丧帖(报丧帖)  拼音:bào sāng tiě
一种旧时用的丧葬柬帖。为人死后丧家立即通知亲友所用,与讣闻不同。今人汰繁就简,故保留讣闻而省略报丧帖。
《国语辞典》:吊宴(吊宴)  拼音:diào yàn
丧家为答谢吊祭者而准备的宴席。
《漢語大詞典》:赙马(賻馬)
赠与丧家治办丧事的马。礼记·少仪:“賻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孔颖达 疏:“以马助生营丧曰賻马。”
《漢語大詞典》:赙赉(賻賚)
抚恤赏赐丧家的财物。宋史·外国传四·交阯:“赠 德政 为侍中、 南越王 ,賻賚甚厚。”
《國語辭典》:豆腐饭(豆腐飯)  拼音:dòu fǔ fàn
比喻简单、粗陋的菜饭。《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初三,我备了个豆腐饭邀请亲家,想是有事不得来了!」
《國語辭典》:号丧(號喪)  拼音:háo sāng
旧时习俗,丧家以仆隶、甚至乞丐代哭,称为「号丧」。见《南史。卷二四。王裕之传》。
《國語辭典》:号丧(號喪)  拼音:háo sang
哭。含有詈骂之意。也作「嚎丧」。
《國語辭典》:哀启(哀啟)  拼音:āi qǐ
文体名。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事略及病情,附在讣文内寄给亲朋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吊襚(弔襚)
往丧家吊唁并赠衣服。仪礼·士丧礼“襚者入,衣尸,出。主人拜送如初,唯君命出” 汉 郑玄 注:“唯君命出,以明大夫以下,时来弔襚,不出也。”
《漢語大詞典》:递孝(遞孝)
指 满 族办丧事时,亲友送孝布、孝带之类的物品给丧家。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按今礼讲,你只看内三旗的那些人家,遇见父母大事,无论亲戚朋友跟前都有个递孝接孝的礼。”
《漢語大詞典》:奠分
旧俗治丧,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多为现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 莫可基 ﹞到三十岁头上,又死了老婆,便又借着死老婆为名,硬派人家送奠分,捞了几十吊钱。”
《漢語大詞典》:殩孝
古代 秦 地人馈赠丧家食物称殩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