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贴子(貼子)
典押儿子。南齐书·周颙传:“亦有摧臂斮手,苟自残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
(1).柬帖。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待我明日写一个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
(2).告示。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木匠》:“你,出个贴子吧!上头写明:是男是女,多大年纪,长胡子没长,穿的啥袄啥裤,几时出走。”
(3).即贴子词。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九:“翰苑岁供禁中立春、端午贴子,前后多矣,率多拟效旧语,故少新意。”参见“ 贴子词 ”。
《漢語大詞典》:贴子词(貼子詞)
指 宋 时遇佳节,命词臣撰写黏于宫中壁上的诗词。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贴子词》:“按贴子词者,宫中黏贴之词也。古无此体,不知起於何时。第见 宋 时每遇令节,则命词臣撰词以进,而黏诸阁中之户壁,以迎吉祥。观其词乃五七言絶句诗,而各宫多寡不同,盖视其宫之广狭而为之,抑亦以多寡为等差也。然此乃时俗鄙事,似不足以烦词臣,而 宋 人尚之,岂所谓声容过盛之一端歟?”
《漢語大詞典》:书帖(書帖)
(1).书写简帖。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昔者 吴 人 张旭 善草书书帖,数尝於 鄴县 见 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2).指书札、柬帖。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 曾益 等注:“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王内史 书帖中有与 蜀郡 太守书,求樱桃来禽,日给藤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元丰 中, 王荆公 居 半山 ,好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代书帖与朋儕往来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同年偶翻桌上书帖,看见了这封家书,写得好笑,故意朗诵起来。” 梁斌 《播火记》四:“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子 江涛 入狱的事, 贵他娘 又动了一会子悲伤,才离开 柏树坟 ,走到 春兰 家里,和 春兰 定规好,请人写了书帖送过去。”
《漢語大詞典》:出帖
(1).出给柬帖。 宋 叶适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銓部出帖使见,公闻,不俟装归。”
(2).指门联。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 宣德 初,先祖在 南昌 题出帖於学门云:‘学冠 西江 列郡仰诗书之府,道宗 东鲁 四方推文献之邦。’”
分類:门联柬帖
《國語辭典》:换帖(換帖)  拼音:huàn tiě
1.朋友结拜为兄弟时,交换写著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帖儿。《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文明小史》第七回:「当下二人话到投机,傅知府便一直的陪著他,两人还要拜把子换帖。」也称为「通谱」。
2.订婚时男女双方彼此交换庚帖,称为「换帖」。
《漢語大詞典》:寄柬
递送柬帖。《七侠五义》第三八回:“ 颜生 无奈,只得説道:‘此事皆是愚兄之过。’便将 绣红 寄柬之事説了。”
分類:递送柬帖
《國語辭典》:钧帖(鈞帖)  拼音:jūn tiě
公文。《水浒传》第一七回:「若十日不获得这件公事时,怕不先来请相公去沙门岛走一遭。小人也难回太师府里去。性命亦不知如何。相公不信,请看太师府里行来的钧帖。」
《国语辞典》:报丧帖(报丧帖)  拼音:bào sāng tiě
一种旧时用的丧葬柬帖。为人死后丧家立即通知亲友所用,与讣闻不同。今人汰繁就简,故保留讣闻而省略报丧帖。
《国语辞典》:告丧帖(告丧帖)  拼音:gào sāng tiě
奔赴报丧所用的柬帖。
《漢語大詞典》:护书匣(護書匣)
存放书札柬帖的小匣。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便教门子开了护书匣,取出银钟二对,及许多首饰,送与 顾僉事 看。”
《國語辭典》:拜匣  拼音:bài xiá
旧时拜客或送礼时放置帖子、名片等的盒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病惟有前门棋盘街『定神丹』一服立效,恰好拜匣中带得在此。我且以子侄之礼入堂问病,就把这药送他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