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40
词典
2
分类词汇
838
共840,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35
36
37
3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湿痹
清谷
热化
焦鬲
焦府
结脉
结胸
筋急
顽癣
脱气
脱血
瘟病
微脉
卫气
穴位
《漢語大詞典》:
湿痹(濕痺)
同“ 湿痺 ”。亦作“溼痹”。 晋
葛洪
《
抱朴子·喻蔽
》
:“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
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 汉 张仲景
《
金匮要略·痉湿暍
》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痺。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木三·栾荆
》
:“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癲癎狂痉,湿痺寒冷疼痛。”
分類:
中医
医学
病名
痹症
类型
风寒
寒湿
《漢語大詞典》:
清谷(清穀)
中医学名词。指排泄的未消化的谷食。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汤主之。”集注引 汪琥 曰:“腑病脉当从数,今脉过迟,此在里之寒甚也,故见下利清穀。其所利之穀食,色不变,气不臭,即完穀不化也。”
分類:
中医
医学
排泄
未消
消化
《國語辭典》:
热化(熱化)
拼音:
rè huà
1.熟悉。《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从这日以后,唐氏渐渐的也就合晁大舍热化了。」
2.指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一种方式。如火力发电厂除供应电能外,并利用机组所产生的蒸汽提供热能。
分類:
中医
联合
受热
医学
合生
感情
熔化
电能
融洽
容身
热能
身体
刺激
酥软
火力发电
无力
供应
少阴
《漢語大詞典》:
焦鬲
中医指三焦与膈膜。 宋
张耒
《药戒》
:“焦鬲导达,呼吸开利,快然若未始有疾者。” 宋
张耒
《暮秋赋》
:“纳冰霜於胸中兮,荡焦鬲之宿污。”
分類:
中医
三焦
膈膜
《漢語大詞典》:
焦府
中医名词。即三焦。 宋
范仲淹
《问天医赋》
:“臣独多疾,支离轮囷……袭於皮毛,客於络脉,次於焦府,盎於形色。” 清
陈维嵩
《沁园春·病中云臣馈我药资赋此志谢》
词:“是二竖揶揄,穴人焦府;五穷跳盪,绊我晨昏。”参见“ 三焦 ”。
分類:
中医
中医名词
三焦
《國語辭典》:
三焦
拼音:
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分類:
三焦
中医
医学
中焦
《國語辭典》:
结脉(結脈)
拼音:
jié mài
中医上指慢而间歇的脉搏。常见于疝气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等。
分類:
中医
医学
脉象
脉搏
迟缓
不规则
间歇
《漢語大詞典》:
结胸(結胸)
(1).亦作“ 结匈 ”。古代传说中国名。
《
山海经·海外南经
》
:“﹝ 结匈国 ﹞其为人结匈。” 郭璞 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
《淮南子·墬形训》
有“ 结胸 民”。 晋
张华
《
博物志
》
卷八:“ 结胸国 有灭蒙鸟。”
(2).中医病症名。指邪气郁结于胸中的病症。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结胸》
:“按之满硬不痛痞,硬而满痛为结胸。大结从心至少腹,小结心下按方痛。”
分類:
中医
病症
邪气
气郁
郁结
胸中
中国
郭璞
《漢語大詞典》:
筋急
中医学病证名。表现为筋脉紧急不柔,屈伸不利。多因体虚受风寒及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见于破伤风、痉病、痹、惊风等症。
分類:
中医
医学
病证
筋脉
紧急
《國語辭典》:
顽癣(頑癬)
拼音:
wán xiǎn
由丝状菌寄生而引起的皮肤病。常发生于人体的腋窝、股间、臀部、阴囊等部位。症状为皮肤上出现明显红斑,奇痒,不易完全治瘉,但可以煤渣油、皮质素药膏等外用药品加以控制。
分類:
顽癣
中医
经久
《漢語大詞典》:
脱气(脱氣)
(1).泄气;没有本事。
《醒世姻缘传》
第四四回:“他娘笑道:‘好脱气的小厮,你倒忒也不做假哩!’” 沙汀
《淘金记》
十六:“‘连二表爸都这样讲,’她终于脱气的说,‘我就没抓拿了。’”
(2).病名。中医谓元气耗损所致。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脉沉、小、迟,名脱气。”注:“脉沉、小、迟,则阳大虚,故名脱气。脱气者,谓胸中大气虚少,不充气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
分類:
病名
泄气
中医
本事
元气
耗损
所致
《漢語大詞典》:
脱血
中医病名。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事、酒食所伤,或慢性出血,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血枯经闭》
:“脱血过淫产乳众,血枯渐少不行经。”注:“失血过多,面与爪甲之色俱浅淡黄白,乃脱血病也。”
分類:
中医
中医病名
病名
先天
禀赋
不足
思虑
劳倦
房事
酒食
所伤
《國語辭典》:
瘟病
拼音:
wēn bìng
中医上指各种急性流行性的热病。如暑瘟、伏瘟等。《红楼梦》第五一回:「晴雯睡在暖阁里,只管咳嗽,听了这话,气的喊道:『我那里就害瘟病了,生怕过了人。』」
分類:
中医
急性
热病
《國語辭典》:
微脉(微脈)
拼音:
wéi mài
中医指人的脉象极细微,若有似无,为久虚血弱的病徵。
分類:
中医
细小
医学
脉象
《漢語大詞典》:
卫气(衛氣)
(1).中医学名词。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
灵枢经·本藏
》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闔者也。” 清 俞正燮
《
癸巳类稿·持素脉篇
》
:“卫气者,出其胃气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参见参见“营卫”。
(2).犹养气。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养气
》
:“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分類:
中医
医学
养气
为人
人体
中饮
饮食
食水
所化
化生
精气
《國語辭典》:
穴位
拼音:
xué wèi
人体经脉会聚的部位。多为密集的神经末稍或粗神经经过的地方。
分類:
穴位
中医
人体
针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