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史君子
中草药名。即使君子。史,通“ 使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草木花果·史君子:“ 唐 潘州 郭史君 多以此疗儿,得其効,时人因其刺史所用治小儿,故曰史君子。”参见“ 使君子 ”。
《國語辭典》:使君子  拼音:shǐ jūn zǐ
植物名。使君子科使君子属,落叶蔓性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近于心形,全缘,长七至十二公分,宽三点五至四点五公分。穗状花序顶生,花红色,密生,萼筒长五至八公分,五裂,裂片三角形,花瓣五片,长椭圆形,雄蕊十枚。核果狭椭圆形,外具五棱脊,黑色。原产东南亚,普遍栽培观赏。种子可入药。也称为「留求子」。
《漢語大詞典》:泡制(泡製)
(1).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花月痕》第四九回:“当下饥民嗷嗷, 员 逆方将伪王府所蒸的苧根草根,将蔗浆蜂蜜调匀,炼成药丸一般,名为甘露疗饥丸,颁给伪官,令民间如法泡製。”参见“ 炮製 ”。
(2).(照老办法)办事;(依样)制作。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等明日早走,依旧如法泡製,也不怕他飞上天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藩臺得了这个消息,便如法泡製。”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用的是陶渊明集,如法泡制,那两句是:‘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國語辭典》:炮制(炮製)  拼音:páo zhì
用火炼药,去其偏性,使成精品,以加强疗效。也作「炮炼」。
《漢語大詞典》:再生丹
中草药假苏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假苏:“﹝假苏﹞ 贾丞相 称为再生丹, 许学士 谓有神圣功。”
分類:中草药
《國語辭典》:二和药(二和藥)  拼音:èr huò yào
煎第二次的药。《红楼梦》第二○回:「一时杂使的老婆子煎了二和药来。宝玉见他才有汗意,不肯叫他起来,自己便端著,就枕与他吃了。」
《漢語大詞典》:灰菰
中草药名。马勃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马勃
《漢語大詞典》:火锨
中草药豨薟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豨薟:“火杴当作虎薟,俗音讹尔。”
分類:中草药
《漢語大詞典》:昌明童子
中草药川乌头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 天成 中,进士 侯寧极 戏造《药谱》一卷,尽出新意,改立别名……昌明童子,川乌头。”
《漢語大詞典》:冲剂
开水冲化即可服用的中药剂型,由中草药煎熬浓缩成颗粒状制得。例如:感冒清热冲剂。
《漢語大詞典》:水状元(水狀元)
中草药紫苏的别名。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药谱
《漢語大詞典》:拒冬
中草药续随子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 苏颂 曰:“冬月始长,故又名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