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新长征(新長征)
比喻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新的目标而艰苦奋斗。 巴金 《〈爝火集〉序》:“‘四五’精神的火炬照耀着我们新长征的道路。”《人民日报》1979.11.18:“有了这种态度,不论同志间过去有什么疙瘩,一定可以在新长征道路上重新团结起来。”
《国语辞典》:普及教育  拼音:pǔ jí jiào yù
一个国家为实现民主的理想,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以提高人民知识水准为主旨,所实施的基本教育。
《国语辞典》:程序法  拼音:chéng xù fǎ
指为实现实体法所定权利、义务、责任、效果、范围等执行程序的法律,如家事事件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法等。
《国语辞典》:土地法  拼音:tǔ dì fǎ
国家为实施土地政策与推动土地行政,以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的法律。
《國語辭典》:工人运动(工人運動)  拼音:gōng rén yùn dòng
劳工为达成工作权与工作条件的保障,包括工时、工资、职业伤害赔偿、退休金与解职赔偿等等,组织行动以抗衡资本剥削。也称为「劳工运动」。简称「工运」。
《國語辭典》:工潮  拼音:gōng cháo
劳资双方由于薪资、权利或工作条件等问题,发生冲突无法协调时,工人们所发动罢工等的大规模抗议或抵制行为。
《國語辭典》:革命战争(革命戰爭)  拼音:gé mìng zhàn zhēng
以革命为目的,从事推翻现有政权的战争。如:美国独立战争。
《國語辭典》:财政政策(財政政策)  拼音:cái zhèng zhèng cè
政府藉由控制政府支出和赋税,来影响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
《漢語大詞典》:实体词(實體詞)
旧称名词与代词为实体词。
《國語辭典》:上天入地  拼音:shàng tiān rù dì
1.升上天空,钻入地底。比喻神通广大。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卷二。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2.比喻无所畏惧。《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烹妾激军》:「君既为王家死义,妾身敢故推?要我上天入地,只索投去。」《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来。」
《漢語大詞典》:经济合同(經濟合同)
指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