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童话剧(童话剧)  拼音:tóng huà jù
为儿童所写的戏剧,称为「童话剧」。内容多半为非现实,非写实的,重趣味而能表现出童心的想像效果。
《漢語大詞典》:非时浆(非時漿)
佛教语。佛家称苏油、蜜、石蜜果汁等为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客僧往到,旧僧迎送,代担衣鉢,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
《漢語大詞典》:非时食(非時食)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 宋 张镃 《谢岂庵饷澄粉圆子》诗“始知可助非时供”自注:“释氏斋后食,名非时食。”参见“ 非时浆 ”。
《漢語大詞典》:非时浆(非時漿)
佛教语。佛家称苏油、蜜、石蜜果汁等为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客僧往到,旧僧迎送,代担衣鉢,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
《國語辭典》:不逞之徒  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心怀不满而闹事的人。《后汉书。卷六四。史弼传》:「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也作「不逞之人」。
分類:犯法为非
《國語辭典》:农转非(農轉非)  拼音:nóng zhuǎn fēi
大陆地区指把农民身分转为非农民身分。如:「他一心想要农转非,弄虚作假。」
《漢語大詞典》:上不正,下参差(上不正,下參差)
谓在上位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就会跟着为非。 晋 杨泉 《物理论》:“语曰:‘上不正,下参差’,古者所以不欺其民也。”
《漢語大詞典》:节葬(節葬)
墨家提出的薄葬主张。 战国 时, 墨子 深以儒家厚葬为非,认为:“桐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参阅墨子·节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