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没正经(沒正經)  拼音:méi zhèng jing
1.没规矩。《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的儿,不是做娘的没正经;你且想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若不图些实在的快活,可不是枉投了这个人生。」
2.糊涂、不正常。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刘封云)父亲,你没正经,您孩儿主张了便罢!又叫他来怎的?」《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人心性渐渐的没了正经,饮食不知饥饱。」
《國語辭典》:有棱有角(有稜有角)  拼音:yǒu léng yǒu jiǎo
1.比喻为人有原则、有主见。如:「他可是个有棱有角的人,岂肯轻易向他人妥协。」「他原是有棱有角的人,但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倒也圆融许多。」
2.形容人的面部线条清晰,个性刚毅。如:「他那头脸彷若用石块堆砌,处处有棱有角。」
《國語辭典》:鹦鹉学舌(鸚鵡學舌)  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
鹦鹉学人说话。《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后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漢語大詞典》:逐影吠声(逐影吠聲)
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唐宋文章皆三变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学文之家,又皆逐影吠声,未尝有公论,实不见古人用心处,予每为之太息。”
《漢語大詞典》:逐影随波(逐影隨波)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 保 復仇,且结 张诚 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漢語大詞典》:主心骨
(1).可依靠的核心力量。 老舍 《月牙集·新时代的旧悲剧一》:“父亲是他的主心骨,象个活神仙似的,能暗中保佑他。”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他是好人,也是我们这棚子里的主心骨。”
(2).主见,主意。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老顽固这阵死了,你还哭得这么伤心?没主心骨的女人!” 靳以 《跟着老马转》:“她可不象 小玲子 那样没个主心骨儿。”
《國語辭典》:筑室道谋(築室道謀)  拼音:zhú shì dào móu
欲构筑房舍,而向过路的人请教如何做。语出《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比喻人多口杂,难有定论,以致不能成事。《歧路灯》第五回:「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起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二老师断以己见。」
《漢語大詞典》:卮辞(巵辭)
亦作“ 巵词 ”。 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无用之巵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 清 梁章钜 《北东园日记诗》:“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杨枝 。”
《國語辭典》:随大流(隨大流)  拼音:suí dà liú
跟著大多数人说话或做事。如:「这事儿你可要想仔细,别随大流!」也作「随大溜」。
《国语辞典》:随风倒(随风倒)  拼音:suí fēng dǎo
形容缺乏主见,易受外力左右。如:「他这个人是墙头草,随风倒,一点也不可靠。」
《國語辭典》:随声附和(隨聲附和)  拼音:suí shēng fù hè
自己没有主见,只能迎合他人的意见。《文明小史》第五○回:「底下便鬨然叫起好来。劳航芥虽是不懂,却要随声附和,把巴掌拍得一片声响。」《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八回:「众人也有随声附和的,说得薇园心中没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么,卖甚么药。」
《國語辭典》:听人穿鼻(聽人穿鼻)  拼音:tìng rén chuān bí
比喻任人牵制、摆布,无法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旧五代史。卷一三○。周书。王峻传》:「峻才疏位重,轻躁寡谋,听人穿鼻。」
《漢語大詞典》:掩妸
依违随人,没有主见。 康有为 《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闭门陈正字,直节无揜妸。”
《國語辭典》:一头水(一頭水)  拼音:yī tóu shuǐ
像水一样,那头重就向那头倒。比喻不明事理,没有主见。《西游记》第三八回:「那长老原来是一头水的,被那呆子摇动了。」
《國語辭典》:行不苟合  拼音:xíng bù gǒu hé
行为正直,不随便与人同流合污。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也作「行不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