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4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后周时以战功累迁禁军殿前都虞候,转侍卫都指挥使。太祖即位,迁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破李筠,以功加同平章事。平李重进,移镇郓州,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建隆二年,太祖与诸将饮,劝释兵权,守信与诸将次日即称病乞解兵柄。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拜中书令,行河南尹,充西京留守。四年,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军节度、兼中书令。七年,徙镇陈州。卒谥武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9—987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原名光义。少隶郭威帐下。以从周世宗征淮南功领雷州刺史,历禁军将校。宋初领龙捷右厢,从征李筠,改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平蜀后又从征太原,为镇宁军节度。入为右骁骑上将军。太宗雍熙间出为瀛州兵马都部署,为契丹败,改知雄州,以擅离屯所被黜,配隶商州,道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字惠达。吴越国君钱元瓘第八子。明吏术,能为诗。年十八出为湖州刺史,有妖巫登衙门大树,恣为鬼神语,州人惊畏。弘偡曰:妖由人兴,命注弩而射,巫果乞命,因扶之百,投于境外,一州大服。后累迁太尉、宣德军节度使,封吴兴郡王。宋太祖建隆初,敕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以饮酒过度卒,年三十八。谥恭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9—966 字惠达,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八子。开运三年(946)为湖州刺史。显德六年(959)为宣德军节度使,封吴兴郡王。后因饮酒过度而卒。谥恭义。《十国春秋》卷八三有传。《舆地纪胜》卷四存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弘偡,字惠达,元瓘第八子。明吏术,能为诗。官湖州刺史(《湖州府志》九,开运三年任吴兴太守),有妖巫登大树,恣为鬼神语,州人惊畏。弘偡严治之,州人咸服。累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郡王。卒谥恭义。
释义楚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
义楚,俗姓裴氏,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后居齐州。七岁出家,以其诸父脩进为师。勤学不懈,潜心著述,曾拟白居易《六帖》,纂辑佛书为《释氏六帖》,于后周显德初上之。周世宗敕付史馆,赐紫衣,仍加号明教大师。宋开宝中卒,俗寿七十四,法腊五十四。见《宋高僧传》卷七,《册府元龟》卷五二。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裴氏。相之安阳人。其季父二。皆出家。以行业致名位。曰修进。则尝于法华经一字一拜矣。而犹日课观音普门支品。今方为历下临坛大德。曰省伦。尝诵大悲楞严咒各一亿遍。今方主青丘香严院。楚始七岁。以亲命来省二父。而进因以薙染焉。既登具勤学罔懈。俱舍一宗造微臻极。遂以圆晖疏传。讲十许遍。后以教门诸文。而世之昧者用之。多致舛谬。乃悉类粹而区分之。使一藏义理事实昭著效白。而士之执笔鼓舌者。无所疑惑。则于天下诚。便起晋开运二年。至周显德元年。成书。总五十部。列四百四十门。名释氏六怗。盖拟唐之白氏云。进呈。诏赐紫伽梨明教大师号。仍以其书付史馆。开宝中。卒于龙兴伽蓝。寿七十四。腊五十四。楚晚年自以瞽。忏悔过曰。吾之述作又岂免于芟夷。佛意。破碎法章哉。既而复明。议者。以其至诚所感。其书则枢密相国王公朴。叙其端云。
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义楚。俗姓裴氏。祖相州安阳人也。楚七岁来省历下临坛大德修进。因为出家师也。进乃楚之诸父也。季父省伦居香严院。进也诵观音普门支经向十万遍。立礼法华经。字字各拜拜且彻部焉。伦则青丘主宰。禅居诵大悲佛顶俱一亿遍。楚执柯伐木。熏习相资。登此近圆。勤学不懈。敏慧夙成。俱舍一宗造微臻极。遂传讲圆晖疏十许遍。后该览大藏三遍。乃慨儒家为佛教之文而多谬解解既谬欤事多误用。拟白乐天六帖。纂释氏义理文章。庶事群品以类相从。建其门目总括大纲。计五十部。随事别列四百四十门。始从法王利见部终师子兽类部。其间物类检括周旋。令供笔之时必无告乏矣。一十年中孜孜罔倦。起晋开运二年至显德元年毕进呈。世宗敕付史馆。赐紫衣仍加号明教大师。以开宝中终于龙兴伽蓝。俗寿七十四。法腊五十四。楚始谋此作。随得便书。裒多益寡。日居月诸郁成编录。忽因本院门古石上有六帖二字天然分明。睹此灵符乃知宿定。搜今斡古笔不停缀。时枢密相国王公朴。为楚作序冠于编首。今行于寰海矣。初楚著述心亦劳止。而双目丧明。医工莫疗。遂冥心忏过。虑删碎教文裁量差脱。如是虔虔更无间息。再岁还明。人谓其徵感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时曾仕后蜀为工部侍郎、判云安。其判云安时,尝作《感怀诗十韵》,并刻于石上。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九、《十国春秋》卷一一五。《全唐诗》存断句4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江陵人。仕荆南。高季兴署为行军司马,多所裨益。襄州安从进叛后晋,来乞师。保义力劝季兴白其状,以释晋主之疑。官终平江军节度使。
袁义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南登封人。仕后唐为侍卫亲军。善画鱼,能穷其变态之妙。
僧义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安阳人。俗姓裴。七岁至历下,后该览《大藏》。拟白乐天《六帖》,纂《释氏庶事群品》,以类相从,建其门目,凡四百四十门。始从法王利见部,终狮子兽类部,物类检括。后周世宗显德初进呈,世宗敕付史馆,加号“明教大师”。宋太祖开宝中卒,年七十四。
李怀忠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初名怀义。从太祖于后周时,累迁殿前都指挥使。开宝间从征晋阳,时盛暑,身中流矢而战愈奋。还,终授日骑左右厢都指挥使。尝谏阻太祖留都西京。太宗立,迁侍卫步军都虞候、大同军节度。后改步军都指挥使。
杨信 朝代:北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 【介绍】: 宋瀛州人,初名义。后周时隶赵匡胤麾下为裨校。宋初,历权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累迁殿前都指挥使,领建武军节度。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改镇宁军节度。善部分士卒,动有纪律。以疡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光义(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弟。执政21年,励精图治,重视文化,史家称其为一代明君。赵光义好读书、喜词赋、善书法,《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书作品《登黄鹤楼》诗碑帖,论者评为“草法娴熟,笔势婉转,疾徐缓冲,提按顿挫,恰到好处,尤其是气壮力强,宽博圆融,有帝王之气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辅太祖创业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禦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封晋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绍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陈洪进纳土,钱俶入朝。未几,灭北汉。乘胜攻辽,欲取幽冀地,败归。雍熙三年再攻,又败。此后行守内虚外之策。罢节镇领支郡以强化朝廷之权,置审刑院以统司法之权,设考课院、审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场积弊、增科举名额以广取士,建崇文院、敕编《太平御览》诸书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纪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缘识》五卷(均存)。详《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陈州西华人。殷文圭子。博学善属文。仕南唐,官学士、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自淮上用兵,凡书檄教诰,皆出其手。后周世宗器其文。南唐亡入宋,避讳易姓名为汤悦。宋太祖开宝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有《江南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本名殷崇义,后避宋宣祖庙讳改。字德川,其先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人,后为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仕南唐,中主时为学士,历枢密使、右仆射。中主迁南都,留守金陵,辅太子。后主时,为礼部侍郎,进门下侍郎平章事。宋开宝二年(969),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亡,事宋。奉宋太宗命与修《江南录》、《太平御览》。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五及卷二三、《十国春秋》本传。悦能诗善文,尤富史才,《直斋书录解题》卷五著录其与徐铉合撰《江南录》10卷。《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崇义。文圭子。事南唐嗣主。官至学士。历枢密使。嗣主迁南都。辅太子留守金陵。进右仆射同平章事。开宝二年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及贬制度。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入宋。避宣祖庙讳。易姓曰汤。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吴越时禅僧。嗣罗山道闲,后住婺州金柱山。《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刘从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宗时人。善为文章,多藏书,尝纂长安碑文为《遗风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从义,萍乡(今属江西)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官员外郎(《江西诗徵》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