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64
典故
24
词典
1187
分类词汇
34
佛典
396
其它
823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义浆
义男
义蕴
聚义
嘉义
竖义
八义
才义
远义
义务
义刑
义犬
义净
直义
金义
《國語辭典》:
义浆(義漿)
拼音:
yì jiāng
供人免费饮用的茶水。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
分類:
种食
施舍
食料
行人
物质
浆水
合于
浆汁
《漢語大詞典》:
义男(義男)
犹义儿。 宋
王应麟
《
困学纪闻·改史
》
:“ 钟绍京 为宰相,而称义男於 杨勖 之父。”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林氏
》
:“母家有义男,业配之。”
分類:
义儿
《漢語大詞典》:
义蕴(義藴)
精深的含义。 清 陈确
《死节论》
:“ 孔 序逸民, 孟 曰清圣,推求义藴,二子生平,尽於此矣。” 清
王夫之
《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微子篇六
》
:“读书最忌先立一意,随处插入作案,举一废百,而圣人高明广大之义藴隐矣。” 清
章学诚
《
校雠通义·汉志六艺
》
:“美善无可復加,惧其久而失传,故作
《彖》
、
《象》
、
《文言》
诸传以中其义藴。”
分類:
精深
含义
《漢語大詞典》:
聚义(聚義)
为维护正义而聚集在一起。多指反抗统治者的武装斗争。
《水浒传》
第五八回回目:“三山聚义打 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军至 金陵 ,喘息甫定,而最初歃血聚义之 东 、 西 、 南 、 北 、 翼 五王,或死或亡,无復一存矣。” 李希凡
《谈谈〈水浒全传〉的思想情节和人物》
:“
《水浒》
英雄大聚义以后,他们攻城夺县,抗击官府,是为了‘为民除害’、‘散粮救民’。”
分類:
维护
聚集
反抗
统治者
武装
斗争
《国语辞典》:
嘉义(嘉义)
拼音:
jiā yì
1.县名。参见「嘉义县」条。
2.城市名。参见「嘉义市」条。
分类:
嘉义
城市
县名
城市名
市名
《漢語大詞典》:
竖义(豎義)
立义;阐明义理。
《
南史·袁宪传
》
:“会 弘正 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 宪 入室,授以麈尾,令 宪 竖义。” 唐 道宣
《
续高僧传·义解四·慧远
》
:“但闻法集鐘声,不问旦夕,覆讲竖义,皆入堂伏听。” 清
申涵光
《与朱锡鬯书》
:“近尝把玩 宋 儒语録,聊以检点身心,为晚年寡过之计,非敢标理学之名,聚徒竖义,如昔人角立门户为也。”
分類:
阐明
阐明义理
明义
义理
《骈字类编》:
八义(八义)
法苑珠林:立世阿毗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㝹沙。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
《漢語大詞典》:
才义(才義)
才学道义。
《
晋书·庾纯传
》
:“﹝ 纯 ﹞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
《
宋书·刘景素传
》
:“ 景素 好文章书藉,招集才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
分類:
才学
学道
道义
《漢語大詞典》:
远义(遠義)
背离仁义。
《
汉书·公孙弘传
》
:“故法不远义,则民服而不离。” 颜师古 注:“远,违也,音于万反。”
分類:
背离
仁义
《國語辭典》:
义务(義務)
拼音:
yì wù
1.泛称人在社会中所应尽的职事。《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盘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
2.出劳力而不接受报酬的行为。如:「义工多是无报酬的为人义务服务。」
3.依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强制权利主体为特定行为或不行为。如服兵役、纳税。相对于权利而言。
分類:
义务
报酬
政治
法律
道义
上应
责任
《漢語大詞典》:
义刑(義刑)
同“ 仪型 ”。 楷模;典范。
《
隶释·汉县三老杨信碑
》
:“子孙 杨□ ,追念义刑。”
分類:
楷模
典范
《國語辭典》:
义犬(義犬)
拼音:
yì quǎn
有义行的狗。如:「这只狗为了救主人而牺牲,真是令人敬佩的义犬!」
分類:
襄阳
醉卧
城外
草中
《国语辞典》:
义净(义净)
拼音:
yì jì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635~713)俗姓张,字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于高宗咸亨二年至印度求法,巡礼圣迹,历时二十馀年,带回梵本四百部。先曾参与实叉难陀译场,后在洛阳、长安主持译事,主要是说一切有部律典的翻译。为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
分类:
一位
位高
高僧
法号
俗姓
公元
《漢語大詞典》:
直义(直義)
犹正义。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皇帝纪一》
:“夫以一 赵 尚陵少 燕 ,今以两贤王立,左提右挈而齎直义,破 燕 必矣。”
《骈字类编》:
金义(金义)
胡曾 有金义岭诗。又汉书天文志,见金气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