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封建社会主义
号称“社会主义”而代表没落封建贵族利益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中叶英、法等国。以法国维尔纽夫巴尔热蒙等为代表。他们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是因为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缘故,认为封建专制政权才能“拯救世界”。
《漢語大詞典》:封建主义(封建主義)
详“ 封建制度 ”。
分類:封建主义
《國語辭典》:封建制度  拼音: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时代土地皆为天子所有,天子将它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家臣、农民、农奴。如此各阶层递相隶属的社会关系,称为「封建制度」。
《漢語大詞典》:功义(功義)
犹公义。《汉书·杜邺传》:“及 阳信侯 业 ,皆缘私君国,非功义所止。”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功与‘公’同。公私对文。言 业 缘私恩得封,非公义所在也。”
分類:王念孙
《國語辭典》:功利主义(功利主義)  拼音:gōng lì zhǔ yì
1.泛指一切以行为的结果来衡量是非的学说。如中国古代申不害、韩非等的思想,或西方古希腊的哲人派等。
2.英国学者边沁所提倡的概念。认为行为的是非,取决于能否具有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功用。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在高级阶段以共产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已经消失,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了极大提高,劳动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和乐生手段。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世界观
也称“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现。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名称不统一,有称共产党、共产党支部、共产党小组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指苏俄的工人阶级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积极响应俄共(布)的号召,在每周末进行的自觉的义务劳动。这一群众性运动从1919年5月起在全国展开。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作于1920年4-5月。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策略问题的重要原理,批判“左”倾教条主义。还阐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辩证关系。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者同盟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同盟的领导人,他们为同盟起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建立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同盟组织遭到破坏。1852年11月宣告解散。同盟是第一国际的先驱之一。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人生观
即“无产阶级人生观”。见“人生观”。
《國語辭典》:人生观(人生觀)  拼音:rén shēng guān
人对于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处世的态度。如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青年团(共産主義青年團)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的有力助手。它团结和教育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简称共青团。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理想
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最终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是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
《國語辭典》:共产主义(共產主義)  拼音:gòng chǎn zhǔ yì
一种思想或观念,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集体生产、集体拥有的共有制,并认为人类社会应朝向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的境界迈进。通常指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于十九世纪中期倡议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