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背信弃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背义忘恩
比义戎葵
比类合义
棒喝主义
杯水主义
褒义词
蹈节死义
蹈仁履义
地方民族主义
地方主义
道同义合
道德义务
《國語辭典》:背信弃义(背信棄義)  拼音:bèi xìn qì yì
不守信用、背弃道义。如:「这种事可做不得,做了岂不成了背信弃义的人!」
《漢語大詞典》:背义负恩(背義負恩)
同“ 背恩忘义 ”。 旧唐书·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捨,命斩之。”
《漢語大詞典》:背义负信(背義負信)
见“ 背信弃义 ”。
《國語辭典》:背信弃义(背信棄義)  拼音:bèi xìn qì yì
不守信用、背弃道义。如:「这种事可做不得,做了岂不成了背信弃义的人!」
《漢語大詞典》:背义忘恩(背義忘恩)
同“ 背恩忘义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我为汝父忠臣,西破强 楚 ,南服劲 越 ,名扬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日背义忘恩,反赐我死。” 清 洪升 《长生殿·骂贼》:“那满朝文武,平日高官厚禄……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箇箇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去投降不迭。”
《分类字锦》:比义戎葵(比义戎葵)
戴表元胡麻赋:有一儒者,睹而异之曰:是物其有识,可比义于戎葵;惟太阳之委照,畴一物之得遗。彼芃然以自遂,有得气而不知。独输勤于畎亩,致展转于遐晖。
分类:
《漢語大詞典》:比类合义(比類合義)
见“ 比类合谊 ”。
《漢語大詞典》:比类合谊(比類合誼)
连缀、排比同类事物,归纳、综合其义。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段玉裁 注:“先 郑 周礼注曰:今人用‘义’,古书用‘谊’。‘谊’者本字,‘义’者叚借字……比合‘人’‘言’之谊,可以见必是‘信’字;比合‘戈’‘止’之谊,可以见必是‘武’字,是会意也。”亦作“ 比类合义 ”。 清 戴震 《原善》卷上:“比类合义,灿然端委毕著矣。”
《漢語大詞典》:棒喝主义(棒喝主義)
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 罗马 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 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 陈同生 《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 朱辉日 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漢語大詞典》:杯水主义
产生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一种性道德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的需求就像喝一杯水那样平常。列宁对此曾作出尖锐批判,认为在性生活方面,不仅应当考虑生理上的要求,还要考虑文化特征以及由两性关系而引起的社会责任。
《國語辭典》:褒义词(褒義詞)  拼音:bāo yì cí
含有褒奖、赞扬意义的词。如:「这篇议论文褒义词不少,可见作者对此事仍持较肯定之态度。」
《高级汉语词典》:蹈节死义
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漢語大詞典》:蹈仁履义(蹈仁履義)
遵循仁义之道。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 安老爷 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分類:遵循仁义
《漢語大詞典》:地方民族主义
曾称“狭隘民族主义”。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中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是一种孤立、保守、排外的民族主义。
《高级汉语词典》:地方主义  拼音:dì fāng zhǔ yì
在处理问题时,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漢語大詞典》:道同义合(道同義合)
犹言道合志同。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他第三个兄弟 钱塘君 与我道同义合,相得甚欢。” 清 李渔 《慎鸾交·席卷》:“只是一件可恨,莫説男子裡面,并没有箇情投意合的儿郎,就是妇人之中,也少个道同义合的伴侣。”
《漢語大詞典》:道德义务
简称“义务”。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的道德责任。大致包括对他人和对社会两大类:前者是对自己的家庭、亲属、朋友、同事等应尽的责任,后者是对祖国、民族、集体等应尽的责任。是人们基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理解,在内心信念的引导下自觉履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