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萧贯(字 贯之 孝靖 )
章频(字 简之 )
曹修古(字 述之 )
王益(字 舜良、损之 )
胡瑗(字 翼之 世称 安定先生 文昭 )
章察(字 隐之 冲退居士、冲退处士 )
王贽(字 至之 )
赵允宁(字 德之 僖简 )
刘沆(字 冲之 文安 )
孟应之
许申(字 维之 )
赵允让(字 益之 安懿 濮王 )
李柬之(字 公明 )
王益(字 庆之 号 栖神子 )
其它辞典(续上)
田京(字 简之 )萧贯(字 贯之 孝靖 )
章频(字 简之 )
曹修古(字 述之 )
王益(字 舜良、损之 )
胡瑗(字 翼之 世称 安定先生 文昭 )
章察(字 隐之 冲退居士、冲退处士 )
王贽(字 至之 )
赵允宁(字 德之 僖简 )
刘沆(字 冲之 文安 )
孟应之
许申(字 维之 )
赵允让(字 益之 安懿 濮王 )
李柬之(字 公明 )
王益(字 庆之 号 栖神子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1058 【介绍】: 宋沧州人,徙亳州鹿邑,字简之。仁宗天圣初进士。通兵战、历算、杂家之术。历蜀州司法参军、大理寺详断官。西夏攻宋,被荐通判镇戎军,寻为陕西经略安抚判官。又参夏竦军事,以任福好水川之败,改通判庐州。累官陕西都指挥使,再知沧州,拜右谏议大夫。有《天人流术》、《通儒子》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贯之。萧谔子。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官大理评事。仁宗即位,进太常丞,历三司盐铁判官、刑部员外郎。出知饶州,迁兵部员外郎。召还,将试知制诰,未及试而卒。平生遇事敢为,不苟合于时好。有文集。全宋诗
萧贯(九九二~一○三七),字贯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仁宗即位,进太常丞。天圣六年(一○二八)以太常博士、直史馆,为京东转运使(同上书卷一○六)。后徙江东,改知洪州。明道元年(一○三二),降知饶州。景祐四年卒,年四十六(《清江三孔集》卷一四《萧贯之挂冠亭记》)。私谥孝靖。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二,又《宋史》卷四四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二
萧贯(九九二——一○三七),字贯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俊迈能文,大中祥符八年举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安、宿二州。天禧末,迁太子中允、直史馆。仁宗立,进太常丞,迁太常博士、直史馆。历吏部南曹、三司盐铁判官。天圣六年为京东转运使,徙江东,改知洪州。明道初,以事降知饶州。景祐四年卒,年四十六。《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又见孔武仲《萧贯之挂冠亭记》(《清江三孔集·宗伯集》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四、一○六、一一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六、刑法四之一五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简之。真宗景德间进士。初为县令,天禧初召对,擢监察御史。安抚京西,还除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侄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皇城使刘美依仗其妹刘皇后,接受贿赂,替罪犯买脱罪名,因请逮捕刘美而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使,寻迁侍御使。后历任知州及转运使,累官刑部郎中。全宋文·卷三○五
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景德间登进士第,天禧初为监察御史、三司度支判官。因事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后又知信、福、潭等州,改广西转运使。在位建白政事,擿责贪暴,颇有政绩。官至刑部郎中。奉使契丹,至紫濛馆卒。《宋史》卷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述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为监察御史,颇多建言,所至以直气闻。仁宗朝累官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会刘太后临朝,太后兄子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达八十人,修古等交章论列,忤太后,削官出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池上》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历官秘书丞、同判饶州、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因论事得罪,出为同判杭州,改知兴化军。遇赦复官。约卒于宋仁宗时。《宋史》卷二九七有传。《宋诗纪事》卷八收其《池上》诗。《全唐诗》误收作唐人。全宋诗
曹修古(?~一○三三),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累迁通判饶州。召为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仁宗明道初以言事忤旨,出知兴化军。二年,病卒(《端明集》卷三二《曹女传》)。《宋史》卷二九七、《福建通志》卷四七并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三○
曹修古(?——一○三三),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大中祥符元年进士。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推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立朝号刚正謇谔。以言忤刘太后,削一官,出知兴化军。会赦复官,至道二年卒。刘太后崩,特赠右谏议大夫。《宋史》卷二九七有传,又见《新安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38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舜良。王安石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新淦、庐陵、新繁县。仁宗天圣间知韶州,穷治奸淫伤风化者。屯兵将谋变,捕治首谋者五人,事遂定。官终都官员外郎。有诗文集。全宋诗
王益(九九三~一○三八),字损之,年十七时改字舜良,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为建安主簿,改殿中丞、知新繁县。仁宗天圣八年(一○三○)知韶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九)。宝元元年卒,年四十六。有歌诗百馀篇,不传。事见《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一《先大夫述》。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59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礼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阁待制,仍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议》、《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全宋诗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初以布衣召,授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皇祐中为国子监直讲。嘉祐元年(一○五六)充天章阁待讲。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胡先生墓表》)。谥文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八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景祐初诏求知音律者,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后教授湖州。教学有法,科条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取其法著为令。皇祐中,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迁大理寺丞。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常居十之四五。嘉祐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嘉祐四年卒,年六十七。后世以瑗与孙复、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著有《周易口义》(存)、《洪范口义》(存)、《皇祐新乐图记》(存)等。见欧阳修《胡先生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68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隐之。博通经学,尤长《周易》、《太玄》,著《发隐》三篇。以道自裕,尊生养气。蜀守以逸民荐,诏为州助教,不赴。仁宗嘉祐中赐号冲退居士。有《卦气图》等。全宋文·卷四○八
章察(九九三——一○六八),字隐之,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博通经学,尤长《易》、《太玄》。蜀守蒋堂、张方平、赵抃等咸以逸民荐,一赐粟帛,再命州助教,不就。嘉祐中,赐号冲退处士。熙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著《太玄经讲疏》四十六卷、《注》十四卷、《疏》三十卷、《发隐》一卷、《太玄图》一卷、诗歌杂文二十卷。见吕陶《章察行状》(《净德集》卷二八),《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4—1069 【介绍】: 宋泰和人,字至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历侍御史、知谏院、判司农寺。仁宗庆历中,为天章阁待制,条陈时事,对策甚久,仁宗赞为南士而有燕赵之气者。神宗时官终户部侍郎。全宋诗
王贽(九九四~一○六九),字至之,庐陵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为邵州防御推官。历衡、连、郴三州军事判官。仁宗庆历初,累拜河北都转运使。皇祐中,以天章阁学士、吏部郎中知洪州(清光绪《江西通志》卷九)。历知郑、瀛、池、江宁、陈等州府。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神宗熙宁二年卒,年七十六。有别集二十卷,已佚。事见《乐全集》卷三九《王公墓志铭》。全宋文·卷六六一
王贽,字至之,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天禧三年登进士第。历信州通判。庆历中为殿中侍御史。七年,以刑部郎中知谏院,任起居舍人、直史馆、同判司农寺。八年,擢天章阁待制。进天章阁直学士。皇祐中以吏部郎中知洪州。五年,徙枢密直学士,为京畿水陆计度转运使。迁龙图阁学士。嘉祐四年知瀛州。六年,知池州。寻以左谏议大夫知江宁府。英宗即位,进给事中,以礼部侍郎致仕。神宗立,改户部侍郎。见《乐全集》附录王巩《张方平行状》,《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七、食货四九之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一六五、一七五、一八九、一九五,《宋史》卷一六二、二○○,《明一统志》卷五六,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七五,《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4 【介绍】: 宋宗室,字德之。赵元份子。历唐州团练、颍州防御、同州观察使。嗜学,尤喜读唐史,通近朝典故,工楷法。又善射。官终武定军节度使。卒谥僖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60 【介绍】: 宋吉州永新人,字冲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知衡州,断大姓伪券夺田案。历右正言、知制诰。坐使契丹醉辱馆伴,出知潭州、和州、江州。再兼安抚使知潭州,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至和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杜绝近臣保荐、陈丐亲属、叙劳干进三弊。嘉祐初,被论以挟私劾出御史,罢为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徙陈州。。卒谥文安。全宋诗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通判舒州。历三司度支、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知外州。皇祐三年(一○五一),以工部侍郎擢参知政事。至和元年(一○五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嘉祐元年(一○五六),罢知南京,徙知陈州。五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一),年六十六。《隆平集》卷五、《东都事略》卷六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四一二
刘沆(九九五——一○六○),字冲之,吉州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天圣八年擢进士第二,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奉使契丹,坐酒醉失态,出知潭州、和州、江州。时湖南乱,以沆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知审刑院,除知永兴军。顷之,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尚书工部侍郎。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至和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改园陵使。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迁刑部尚书,徙陈州。卒,赠左仆射兼侍中。见曾巩《刘丞相沆思贤之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八),《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曾官御书院祗候。仁宗天圣三年奉旨书《太后受上清箓记》并篆额,刻石立于茅山。又入图画院,工画翎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潮州潮阳人,字维之。真宗大中祥符初举贤良,授校书郎。历知韶、吉、建州,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江西等路转运使。尝因灾异言事,极诋时弊。官终刑部侍郎。全宋诗
许申,字维之,潮阳(今属广东)人。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一○)举贤良方正,会真宗东封召对,擢上第,特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历知韶、吉、柳、建诸州。仁宗天圣中为广西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景祐二年(一○三五)以工部郎中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兼制江西、湖南诸路(同上书卷一一六)。官终刑部郎中。有《高阳集》,已佚。事见明隆庆《潮阳县志》卷一二。今录诗五首。全粤诗·卷二一
许申,字维之。潮阳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一○)举贤良方正,会真宗东封,召对第一,特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出知邺县,历知韶、吉、柳、建诸州。仁宗天圣中,任广西提点刑狱。景祐二年(一○三五)以工部郎中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兼制江西、湖南诸路。官终刑部郎中。有《高阳集》,今佚。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刊《潮州府志》卷七、明林大春纂隆庆六年刊《潮阳县志》卷一二有传。今存诗五首。全宋文·卷三二○
许申,字维之,潮州潮阳(今广东潮阳)人。大中祥符元年举贤良,二年,赐进士及第。天禧中,知阶州,有治绩。仁宗朝,历知韶、吉、建、洪、柳等州,为度支判官,广西提刑,江东、湖南等路转运使,终刑部郎中。申尝建言以药化铁与铜杂铸,而轻重悉如铜钱。时人以为官造伪钱,颇以此见讥。有集一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七一、九五、一○四、一一六,《宋史》卷一八○、二九九,《万姓统谱》卷七六,《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5—1059 【介绍】: 宋宗室,字益之。赵元份子,英宗生父。太子祐死,真宗将其迎养禁中。及仁宗生,送还邸。仁宗即位,累拜宁江军节度使。景祐二年,建睦亲宅,命知大宗正事,为宗子所畏服。官至同平章事、判大宗正司。卒谥安懿,追封濮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73 【介绍】: 宋濮州人,字公明。李迪子。以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通晓当朝典故。为馆阁校勘,累进直集贤院。仁宗时,历知荆南、河阳、澶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富弼荐其学行,复旧职,兼侍读。神宗时拜太子少保致仕,再迁少师。全宋诗
李柬之(九九六~一○七三),字公明,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以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宣化军使,进直集贤院。历知邢、汉、庐、凤翔等州府,京东、陕西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河阳、澶州,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为翰林侍读,未几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熙宁六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三一○有传。全宋文·卷四七七
李柬之(九九六——一○七三),字公明,迪子,幽州(治今北京)人。少受知于寇准。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时为馆阁校勘,宣化军使。进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盐铁判官,历知邢、汉、庐州、凰翔府,京东、陕西转运使,擢侍御使知杂事。拜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知荆南、河阳、澶州,改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英宗即位,富弼荐其学行,复旧职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治平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熙宁六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益(九九六~一○一二),字庆之,号栖神子,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未十岁,以荫为奉礼郎,官卫尉寺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十七(《湘山野录》卷中)。六年,追赐进士及第。有《桂籍追荣集》二十卷(《文庄集》卷二二《桂籍追荣序》),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