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28,分516页显示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吴感(应之 )
欧静(识之 )
程戡(胜之 习边事 康穆 )
胡顺之(孝先 )
陈之奇(虞卿 )
陈用志( 用之、用智 )
高若讷(敏之 文庄 )
龚宗元(会之 世称 三老 )
孙甫(之翰 )
王鬷(总之 忠穆 )
郭申锡(延之 )
马季良(元之 )
鲍当(平之 )
任布(应之 恭惠 )
刘涣(凝之 西涧居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应之。仁宗天圣二年省试第一,授湖州归安主簿。九年,中书判拔萃科,授江州军事推官。官至殿中丞。以咏红梅词知名。
全宋诗
吴感,字应之,吴都(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九年,中书判拔萃科,以湖州归安县主簿授江州军事推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三)。官至殿中丞。《吴郡志》卷二五有传。
欧静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九
欧静,字识之,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仁宗天圣间在世。按范仲淹《范文正公集》中有《寄欧静秀才》、《送欧伯起》、《欧伯起相访》等诗,又有《与欧静书》,姓名、时代俱与此人同,惟字伯起,与此人,未知是否一人。又《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引下文撰者作欧阳静,《文献通考》卷二三亦同,未知孰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66 【介绍】: 宋许州阳翟人,字胜之。真宗天禧三年进士。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三司户部副使,出知数州府。仁宗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因与枢密使宋庠议不合,自请罢。旋除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即位,以安武军节度使留再任。为边帅既久,号习边事,然无甚显绩。卒谥康穆。
全宋诗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授泾州观察推官。历知渭、归、凤翔、永兴、瀛、益诸州府,累官参知政事。仁宗嘉祐五年(一○六○)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作七十七)。谥康穆。《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九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胜之,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禧三年举进士甲科,补泾州观察推官,历判许州、蕲州、虔州,知归州,召为三司度支判官。宝元中擢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未几知渭州,又进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庆历八年降知凤翔府,寻迁河中,复为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徙瀛州,四迁给事中。皇祐中知益州,迁端明殿学士。至和元年召拜参知政事,改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拜宣徽南院使,出判延州。嘉祐中除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累官武安军节度使。治平三年卒,年七十。谥康穆。见《乐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九二本传。
胡顺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原州临泾人,字孝先。登进士第。历知休宁县,青州从事,皆有声。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天圣、明道间,再上宰相书,乞太后还政。仁宗嘉其忠,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其后数论朝廷事,以目失明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先世长安人,字虞卿。仁宗天圣中,礼部试第四,御试不得第,里居十年。母舅丁谓欲授以官,不赴。复举进士。为鄱阳尉,历丹徒、泰兴二县令,乞归,终太常博士。与胡瑗、苏舜钦为友,时号吴下三贤。
陈用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用之、用智。宋许州郾城人。居小窑镇,因呼小窑陈。仁宗天圣中为图画院祗候,后私遁去。善画道释、人物及番马,精详巧赡。尤工山水。其格初乏清致,后得宋复古指教,遂感悟而格大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55 【介绍】: 宋并州榆次人,徙卫州,字敏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兼通医书。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余靖、尹洙相继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若讷忿,奏贬修夷陵令。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五年因事被劾,罢为观文殿学士。卒谥文庄。有文集。
全宋文·卷四七九
高若讷(九九七——一○五五),字敏之,卫州(治今河南汲县)人。天圣二年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累迁起居舍人、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贬,余靖、尹洙论救,亦遭贬斥。欧阳修移书责若讷身为谏官,不辩曲直。若讷怒,奏贬修,以此为时论所讥。擢天章阁待制,判吏部流内铨,出为河东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皇祐元年参知政事,三年,迁枢密使。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庄。若讷彊学善记,尤喜申韩之书,颇明历学,兼通医书。著《素问误文阙义》一卷、文集二十卷,又与文彦博同著《大飨明堂记》二十卷。见文彦博《高公神道碑》(《文潞公集》卷一二),宋祁《高观文墓志铭》(《景文集》卷六○),《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昆山人,字会之。龚识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授句容令,擿伏发奸如神。仕终都官员外郎。与程适、陈之奇齐名,吴人称三老。有《武丘居士遗稿》。
全宋诗
龚宗元,字会之,昆山(今属江苏)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为杭州仁和县主簿(《中吴纪闻》卷二)。尝通判衢、越二州,终都官员外郎。致仕后作中隐堂,与程适、陈之奇同以耆德称,吴人谓之三老(《吴郡志》卷二五)。有《武丘居士遗稿》十卷,今不存。事见元《至正昆山郡志》卷四。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57 【介绍】: 宋许州阳翟人,字之翰。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以杜衍荐,授秘阁校理。献《三圣政范》,以为讽谏。改右正言。屡上言指摘仁宗宫廷生活侈靡,对杜衍及知交尹洙之过失亦直言不讳,并反对宋夏议和,以鲠亮不私著称。后出知邓、安、陕、晋州,历任江东、两浙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卒。有《唐史记》。
全宋诗
孙甫(九九八~一○五七),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隆平集》卷一四),为华州推官。知翼城、永昌县,入为秘阁校理。出知邓、安、陕、晋诸州,历江东、两浙、河东转运使。迁河北都转运使,不行,留为侍读。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东都事略》卷六四)。有《唐史记》七十五卷、文集七卷,均佚。《宋史》卷二九五、《东都事略》卷六四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五三二
孙甫(九九八——一○五七),字之翰,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天圣八年第进士,为华州推官。迁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杜衍辟为永兴军司录,徙知永昌县,监益州交子务。庆历二年,杜衍荐于朝,授秘阁校理,进《三圣政范》,改右正言。迁右司谏,出知邓州,徙安州,历江东、两浙转运使。改直史馆、知陕州,徙晋州,为河东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嘉祐二年正月卒,年六十。著《唐史记》七十五卷。事迹详曾巩《孙公行状》(《元丰类稿》卷四七),《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王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赵州临城人,字总之。真宗时第进士。累迁三司盐铁副使。后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为政有大体,不苛察。仁宗景祐五年,拜参知政事。逾年,迁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元吴反,仁宗数问边事,鬷不能对。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遂出知河南府。卒年六十四。谥忠穆。
全宋文·卷三二○
王鬷(九七八——一○四一),字总之,赵州临城(今河北临城)人。真宗朝举进士,授婺州观察推官。代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祁县,通判湖州。使契丹还,以尚书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安抚益州有劳绩,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祐五年,参知政事;六年,迁尚书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及征西夏失利,罢院事出知河南府。庆历元年卒,年六十四。赠户部尚书,谥忠穆。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一,《东都事略》卷五五,《宋史》卷二九一本传。
郭申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74 【介绍】: 宋大名魏县人,字延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州县官,审狱明察,办事干练。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屡诋权幸。奉命安抚河北,还为盐铁副使。相视决河,坐讼李参失实,黜知濠州。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种谔取绥州,乃谓边患将自此始。及夏主李谅祚死,奏请捐前故,听其子袭爵。主张以重将守边,不邀功生事,著《边鄙守御策》。以给事中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尉氏人,字元之。家本茶商,娶刘美女。初补越州上虞尉,入为刑部详覆官。仁宗初,太后临朝,迁光禄寺丞。累擢兵部郎中。因缘以进,无他行能。太后崩,降屯卫将军,滁州安置,徙寿州,致仕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人,字平之。真宗景德二年进士。累官职方郎中,历知明州、衢州、湖州,仁宗景祐末卒于任。善为诗,风格似韦应物。有《清风集》。
全宋诗
鲍当(?~一○三八),临安(今属浙江)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为河南法掾(《诗话总龟》前集卷五)。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知衢州(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二)。景祐四年(一○三七)知湖州(明万历《湖州府志》卷九),五年卒(《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有《清风集》,已佚,时号鲍清风(《泊宅编》卷上)。今录诗十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字应之。登进士第。补安肃军判官,上疏请饬边备,真宗识其名。累官枢密副使,无所建树。罢知河阳,改蔡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谥恭惠。
全宋诗
任布,字应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真宗天禧四年(一○二○)以屯田员外郎知越州事。五年,移建州(《嘉泰会稽志》卷二)。官至枢密副使,以工部侍郎罢知河阳、蔡州。仁宗皇祐间,诏陪祀明堂,称疾不赴。卒。《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七
任布(?——一○五二),字应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历幕职、州县官,选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入权三司盐铁判官,后知宿、越、建等州。天圣初,为白波发运使,判三司开拆司,出为梓州路转运使,召为三司度支副使,知荆南、真定府,徙滑州,改天雄军。宝元中,迁给事中、集贤院学士,改龙图阁直学士,知许州、澶州、真定府。庆历元年除枢密副使,次年罢,以工部侍郎知河阳,改蔡州,授太子少保致仕。皇祐四年卒,谥恭惠。见《宋史》卷二八八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80 【介绍】: 宋筠州人,字凝之,号西涧居士。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隐于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以美其节。
全宋诗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今江西高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颍上令。年五十归隐庐山(《东都事略》卷八七)。神宗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三刘家集》引苏辙《哀西涧先生辞》、《山谷内集》卷三○《跋欧阳文忠公庐山高诗》)。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高安钧山(今江西高安)人,恕之父。天圣八年与欧阳修为同年进士。为颍上令,刚直不阿,弃官归隐庐山,时年五十。欧阳修高其节,赋《庐山高》诗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馀年,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无戚戚意。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见苏辙《刘凝之屯田哀辞并叙》(《栾城集》卷一八),《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