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为之地(爲之地)
(1).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 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
(2).代为疏通说项;帮忙。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 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 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 为地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 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 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 嘉定 知州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汝死无所矣!此公主所常御,涂鸦若此,何能为地?”
(2).代为疏通说项;帮忙。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 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 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 为地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 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 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 嘉定 知州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汝死无所矣!此公主所常御,涂鸦若此,何能为地?”
《韵府拾遗 支韵》:装之(装之)
徐陵玉台新咏序:于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
《骈字类编》:葵之
诗 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传葵揆也。
《骈字类编》:玺之(玺之)
周礼: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美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注:玺者,印也。既楬书,揃其数量,又以印封之。
分类:玺之
《韵府拾遗 支韵》:閟之
左传:服以远之,时以閟之。
《骈字类编》:双之(双之)
诗笺见双止下军。又宋书王素传:关康之弟双之,为臧质车骑参 与质俱下,至赭圻,病卒,瘗于水滨。
《韵府拾遗 支韵》:挑之
史记司马相如传: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
《韵府拾遗 支韵》:嗅之
欧阳修诗: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
《高级汉语词典》:再之
第二次,第三次
《骈字类编》:欣之
国语:昔者之伐也,起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
《国语辞典》:扬之水(扬之水) 拼音:yáng zhī shuǐ
《诗经》的篇名:(1)〈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平王也。」或指南国戍守的人,思念家室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薪。」(2)〈郑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扬之水,闵无臣也。」或指兄弟被人离间而不和之诗。首章二句为:「扬之水,不流束楚。」(3)〈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扬之水,刺晋昭公也。」首章二句为:「扬之水,白石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