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3,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强乘
绮乘
骏乘
与乘舆同
有隙可乘
羽客乘霞
缘觉乘
因利乘便
义戈乘风
游车九乘
有机可乘
贞乘
衷乘
辎车乘马
辎车千乘
《漢語大詞典》:强乘
指坚车强马。《韩诗外传》卷六:“割国之强乘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事之弥顺,其侵之愈甚。”
《骈字类编》:绮乘(绮乘)
唐 张说 东都酺宴四首 其二 雕盘装草树,绮乘结楼台。
《漢語大詞典》:骏乘(駿乘)
指骏马。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日会倡优儕类,狎戏游宴。囊中尽空,乃鬻骏乘,及其家僮。岁餘,资财僕马荡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嘶如龙,顾如凤,及天下之骏乘也。”
分類:骏马
《分类字锦》:与乘舆同(与乘舆同)
后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
分类:组绶
《國語辭典》:有隙可乘  拼音:yǒu xì kě chéng
有可利用的机会。《秦并六国平话。卷中》:「万一有隙可乘,如蚌𧑐相持,祇为渔者之利耳。」也作「有机可乘」。
分類:有漏漏洞
《分类字锦》:羽客乘霞
见霞舟注李峤 舟诗 相乌风际转,画鹢浪前开。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缘觉乘(緣覺乘)
佛教语。佛教以车乘喻教法。佛对机说法,一般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加人乘、天乘为五乘。缘觉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隋 智顗 《法华文句》卷七之上:“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声闻乘出三界无常苦,缘觉乘出从他闻法苦,菩萨乘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苦。”参见“ 缘觉 ”。
《國語辭典》:缘觉(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种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这种果位是阿罗汉中的一类,不从佛陀或其他人那里听闻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谛、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对他人宣说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为人天导师。缘觉是梵语辟支佛的意译,唐僧慧苑认为,辟支佛意译作缘觉是错误的,应译作独觉才正确。《中观论疏。卷一末》:「问:『小乘有声闻、缘觉二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教。』」
《國語辭典》:因利乘便  拼音:yīn lì chéng biàn
借著有利的情况办事。《文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旧五代史。卷一二五。周书。王继弘传》:「若不因利乘便,以求富贵,毕世以来,未可得志也。」
《分类字锦》:义戈乘风(义戈乘风)
后汉书宗室传赞:齐武沈雄。义戈乘风。
分类:
《分类字锦》:游车九乘(游车九乘)
晋书舆服志:游车九乘,驾四,先驱之乘是也。
分类:仪卫
《國語辭典》:有机可乘(有機可乘)  拼音:yǒu jī kě chéng
有可资利用的机会。《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敌兵已去淮,卿不须进发,其或襄、邓、陈、蔡有机可乘,从长措置。」《清史稿。卷三○一。讷亲传》:「来岁增兵,计需费数百万。若俟二三年后有机可乘,亦未可定。」也作「有隙可乘」。
分類:机会
《漢語大詞典》:贞乘(貞乘)
《华严经》和依《华严经》立宗的华严宗。《华严经》于 唐 贞元 年间翻译,又称《贞元经》,简称为“贞乘”。 唐 开元 二十六年 日本 和尚 道璿 携华严章疏返国,为该宗传入 日本 之始。 明 宋濂 《赠令仪藏主序》:“如是乃至 恒河 沙不可筭数之天下,佛法未尝不流布其间,况 震旦 一国邪? 日本 在东海,同为 震旦 之国,又可分疆界之内外邪?此所以同慕贞乘,而至人摄化者,亦未尝遗之也。”
《漢語大詞典》:衷乘
见“ 衷甸 ”。
《漢語大詞典》:衷甸
亦作“ 衷乘 ”。 古代指两马一辕的卿车。甸,通“ 乘 ”。左传·哀公十七年:“ 良夫 乘衷甸,两牡。” 杜预 注:“衷甸,一辕,卿车。” 陆德明 释文:“甸,时证切。” 孔颖达 疏:“甸,即乘也。四丘为甸,出车一乘,故以甸为名,是古者乘、甸同也……兵车,一辕而二马夹之,其外更有二驂,是为四马。今止乘两牡,而谓之衷乘者,衷,中也,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大事驾四,小事驾二,为等差故也。”《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丘为甸” 汉 郑玄 注:“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
分類:两马
《分类字锦》:辎车乘马(辎车乘马)
后汉书桓荣传:建武二十八年,博士张佚拜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分类:赏赉
《分类字锦》:辎车千乘(辎车千乘)
史记穰侯传: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分类: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