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兵雄百二
 
山河百二
  
百二河山
 
百二秦关
 
百二重城
 
百二关山
  
百二雄
 
秦塞重官
 
秦关百二
 
关河百二
 
雄百二

相关人物
田肯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2~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故为东西秦,言势相敌,但立文相避,故云十二。言馀诸侯十万,齐地形胜亦倍于他国,当二十万人也。」

例句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 杜牧 题青云馆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杜甫 诸将五首之三

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温庭筠 老君庙

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卢宗回 登长安慈恩寺塔

《漢語大詞典》:二重
指作战时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吴子·治兵:“ 起 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国语辞典》:钢琴二重奏(钢琴二重奏)  拼音:gāng qín èr chóng zòu
两位演奏者共用一架钢琴或各用一架钢琴来弹奏乐曲。为英语piano duet的意译。二人共用一架琴,称为四手联弹。以二架琴合奏,称为双钢琴。
《国语辞典》:二重分类表(二重分类表)  拼音:èr chóng fēn lèi biǎo
表内所列资料系依两种标准分类者。也称为「列联表」、「双项表」。
《国语辞典》:二重国籍(二重国籍)  拼音:èr chóng guó jí
一人同时拥有两国国籍。
《國語辭典》:二重唱  拼音:èr chóng chàng
一首歌曲由两位歌者同时演唱不同声部的演唱方式。
《高级汉语词典》:二重根  拼音:èr chóng gēn
在代数方程的解中出现两次的根
《國語辭典》:二重性  拼音:èr chóng xìng
一件事物同时具有的两种互相对立的性质。也称为「两重性」。
《国语辞典》:二重奏  拼音:èr chóng zòu
一首作品由两件乐器同时演奏不同声部的表演方式。可由相同的乐器或不同的乐器组成。
《漢語大詞典》:十二重楼(十二重樓)
道家指人的喉咙管。《金丹诸真元奥》:“问曰:‘何谓十二重楼?’答曰:‘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 唐 吕岩 《七言》诗:“纔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楼九曲连。”
分類:道家喉咙
《漢語大詞典》:劳动二重性(勞動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两重属性。 马克思 发现了劳动二重性,为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
《國語辭典》:仪门(儀門)  拼音:yí mén
官署的旁门。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这是仪门前,且莫过去,我试看咱。」《红楼梦》第五九回:「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
《國語辭典》:腰门(腰門)  拼音:yāo mén
沿著墙边所开的便门。《西游记》第二三回:「又听得呀的一声,腰门开了,有两对红灯。」《红楼梦》第一○八回:「宝玉便慢慢的走到那边,果见腰门半开,宝玉便走了进去。」
《国语辞典》:裴高累西  拼音:péi gāo lèi xī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人名。(西元1710~1736)义大利作曲家。曾以写出二重合唱与二重管弦乐(即可能是F调弥撒曲)而受到欢迎。西元一七三三年歌剧作品《骄傲的囚人》上演,以幕间加演的滑稽喜剧管家女仆最受瞩目,其中不仅充分发挥塑造喜剧人物的天赋,管剧并成为十八世纪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漢語大詞典》:内仪门(内儀門)
内院的仪门。仪门, 明 清 时官宦衙署、府第的第二重门。红楼梦第五三回:“ 寧国府 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國語辭典》:百二山河  拼音:bǎi èr shān hé
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形容形势险要,防事牢固,兵力壮盛。也作「百二关山」。
分類:山河险固
《漢語大詞典》:百二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 得百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得百中之二焉。 秦 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虞喜 曰:“言诸侯持戟百万, 秦 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 秦 兵当二百万也。” 晋 张载 《剑阁铭》:“ 秦 得百二,并吞诸侯。”周书·贺兰祥传:“固则神皋 西岳 ,险则百二犹在。” 宋 王清惠 《满江红·题驿壁》词:“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説!对山河百二,泪沾襟血。”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
(2).犹言一百挂零。晋书·王敦传赞:“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卜世延百二之期,论都创三分之业,此功固不细也。” 唐 许浑 《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闕,三千宫女下龙舟。”
(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凡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漢語大詞典》:百二关河(百二關河)
同“ 百二山河 ”。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 秦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