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
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据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

例句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杜甫 赠韦七赞善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罗虬 比红儿诗

《漢語大詞典》:五天
(1).见“ 五天竺 ”。
(2).天。古代谓天有皇天、昊天、旻天、上天、苍天等五种别号,故称。 明 方孝孺 《观乐生传》:“五天朗洁时,纤滓不敢留。”
(3).指五种天色。《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客运歌》:“五天苍丹黅玄素,天气天干合化临。”注:“五天者,苍天,天之色青者也;丹天,天之色赤者也;黅天,天之色黄者也;玄天,天之色黑者也;素天,天之色白者也。”
(4).五种中药的合称。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药有五天;决明为肝天,紫苑为肺天,神麯为脾天,远志为心天,蓯蓉为肾天。”
《漢語大詞典》:五天竺
指古 印度 。古代 印度 的区域分为 东天竺 、 南天竺 、 西天竺 、 北天竺 、 中天竺 五大部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西藏 ﹞在 五天竺 之东,非古佛国也。”亦省作“ 五天 ”。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故能 五天 重跡,百 越 稽首。” 宋 林逋 《诗魔》:“此魔降不得,珎重 五天 人。”
《漢語大詞典》:尺五天
(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
《漢語大詞典》:五天竺
指古 印度 。古代 印度 的区域分为 东天竺 、 南天竺 、 西天竺 、 北天竺 、 中天竺 五大部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西藏 ﹞在 五天竺 之东,非古佛国也。”亦省作“ 五天 ”。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故能 五天 重跡,百 越 稽首。” 宋 林逋 《诗魔》:“此魔降不得,珎重 五天 人。”
《國語辭典》:黄帝(黃帝)  拼音:huáng dì
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建国于有熊,也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黄帝与其战于涿鹿,擒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神农氏,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漢語大詞典》:百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宋 程先 《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 一百五日 ”、“ 百六 ”。
《國語辭典》:白帝  拼音:bái dì
1.中国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指西方之神。《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妪曰:『吾子,白帝子也。』」
2.地名。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东。参见「白帝城」条。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漢語大詞典》:白帝子
传说 汉高祖 刘邦 为 赤帝 子, 秦 统治者为 白帝 子。 赤帝 子斩杀 白帝 子,表明 汉 当灭 秦 。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嫗夜哭,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后因借指被推翻的王朝。 古直 《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 白帝 子,临风我慟 赵 王孙。”
《國語辭典》:玄黄(玄黃)  拼音:xuán huáng
1.黑与黄。指天地的颜色。《易经。坤卦。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
2.天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3.丝帛。《孟子。滕文公下》:「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文选。陆机。文赋》:「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袟叙。」
4.生病。《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漢語大詞典》:青帝
(1).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 苍帝 、 木帝 。史记·封禅书:“ 秦宣公 作 密畤 於 渭 南,祭 青帝 。” 唐 黄巢 《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 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之二:“一线光明放异芽,欲同 青帝 鬭春华。”
(2).道教以为木星中有九 青帝 ,并受事于中央 青皇 。云笈七籤卷二五:“木星有九门,门内有九 青帝 ,其一帝輒备一门,以奉承於中央 青皇 上真大君 也。”
《國語辭典》:黑帝  拼音:hēi dì
古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为北方之神。《礼记。大传》汉。郑玄。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黑则协光纪。」《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方黑帝,协光纪之神也。」《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
《漢語大詞典》:一百五
(1).指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为寒食,故名。 唐 姚合 《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唐 温庭筠 《寒食节寄楚望》诗之二:“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宋 苏辙 《新火》诗:“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自冬至一百有五日至寒食,故世言寒食皆称一百五。”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参见“ 一百五日 ”。
(2).牡丹之一种。开于寒食节,故称。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一百五者,多叶,白花。 洛阳 花以穀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开,最先。”
《漢語大詞典》:一百五日
寒食日。 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闻 太原 、 上党 、 西河 、 雁门 ,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 介子推 ……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溼春郊衣。”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歷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 一百六 ”。
《漢語大詞典》:苍灵(蒼靈)
即 青帝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 苍灵 奉涂。” 李善 注:“ 苍灵 , 青帝 也。”周书·孝闵帝纪:“上协 苍灵 之庆,下昭后祇之锡。”
《国语辞典》:候温(候温)  拼音:hòu wēn
一候为五天。「候温」即每天的平均温度。
分类:五天每天
《漢語大詞典》:叶光纪(叶光紀)
古人谓五天帝之一的北方黑帝的名字。广雅·释天:“苍曰 灵威仰 ,赤曰 赤熛怒 ,黄曰 含枢纽 ,白曰 白招拒 ,黑曰 叶光纪 。”《隋书·礼仪志一》:“若五堂而言,虽当五帝之数,向南则背 叶光纪 ,向北则背 赤熛怒 ,东向西向,又亦如此,於事殊未可安。”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感生帝:“五行之帝,居太微中,受命之君,必感其精气而生。东方木帝曰 灵威仰 ,西方金帝曰 白招拒 ,北方水帝曰 叶光纪 ,南方火帝曰 赤熛怒 ,中央土帝曰 含枢纽 。”
《漢語大詞典》:黅天
古代所谓五天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巳分。”《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客运歌》“五天苍丹黅玄素”注:“黅天,天之色黄者也……黅天之气,土也。”
分類: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