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入赍(入齎)
交纳财物。齎,通“ 资 ”,财物。周礼·春官·巾车:“凡车之出入,岁终则会之。凡赐,闕之;毁折,入齎于职币。” 郑玄 注:“计所伤败,入其直。 杜子春 云:齎读为资,资谓财也。乘官车毁折者,入财以偿缮治之直。”
《漢語大詞典》:缴照(繳照)
交纳凭照。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 于 父由部选 归德府 ,到省缴照。”参见“ 缴凭 ”。
分類:交纳
《漢語大詞典》:缴凭(繳憑)
交纳凭限。 清 朝官员被分派到某地之前,由吏部发给写明上任期限的文书,叫“凭限”。到任时即须交纳凭限,称“缴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当下 苟才 照例穿了花衣禀到,一面缴凭投信,一面递履歷。”
《國語辭典》:均田制  拼音:jūn tián zhì
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流离,户口锐减,土地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地主和权势之家。北魏孝文帝为了制止地主强豪的兼并而实行「均田制」。即男夫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又给桑田男夫一人二十亩,身终不还。其后北齐、隋、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变革。
《漢語大詞典》:余税(餘税)
指农家以自给之馀剩交纳的赋税。 晋 潘岳 《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餘税。” 明 皇甫汸 《闻报》诗:“小臣亦愿输餘税,却奈归田岁不丰。”
《漢語大詞典》:永佃
旧时佃农依约向地主交纳地租,永久使用其土地以进行生产的一种租佃形式。《新华日报》1942.9.14:“租佃的期间既非永佃也非定期,完全是操纵在地主手中的活期。”
《漢語大詞典》:完捐
交纳捐税。 刘大白 《卖布谣》二:“没钱完捐,夺布充公。夺布犹可,押人太凶!”
分類:交纳捐税
《漢語大詞典》:完纳(完納)
交纳(赋税)。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他虽则管了库,正在农忙之际,诸事俱停,那里有什么钱粮完纳?”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货物出口、入口之税课,俱或在 镇江 ,或在 上海 完纳。”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惟声明商埠以外之 日本 人,须服从 中国 警章,完纳各项赋税,与邦人一律。”
《漢語大詞典》:惟正之供
书·无逸:“ 文王 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言惟正税是进。后指正税。古代法定百姓交纳的赋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既蠲惟正之供,屡沛賑施之泽。”
《國語辭典》:尾欠  拼音:wěi qiàn
还没偿还、缴纳的一小部分。《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尾欠:所欠之零数曰尾欠。」
《漢語大詞典》:逃佃
指佃农逃避交纳地租。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七章:“咱们这儿贷粮贷款你不要,你可把一家老小送上船,这不是存心逃佃吗?”
《漢語大詞典》:香水钱(香水錢)
僧侣交纳的税钱。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一·唐洛京荷泽寺神会:“僧税緡谓之香水钱,聚是以助军须。”
《国语辞典》:缴税通知单(缴税通知单)  拼音:jiǎo shuì tōng zhī dān
由政府发交纳税人,列明缴纳税的项目、款数与期限的通知单。如:「这期地价税缴税通知单没有收到,还请补发。」
《漢語大詞典》:租绢(租絹)
旧时人民作为赋税向官府交纳的绢。宋史·张锡传:“ 锡 命籍其地,收租绢岁二十餘万。”
《漢語大詞典》:对股(對股)
(1).交纳股金。如:贫农入社不用对股。
(2).对半。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不说那些!反正我出牲口你跑道,赚了,对股劈;赔了嘛,贷款路费都算我的!”
《漢語大詞典》:滚纳(滚納)
谓依次交纳。《元典章·户部八·门摊课程》:“本道概管民户,除纳商税、酒、醋、课程外,每户一年滚纳门摊地亩一两二钱。”
分類:依次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