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包租
党费
赤钞
辞役钱
匹马丘牛
赎杖
赎徒
赎免
缴凭
买路钱
《國語辭典》:包租  拼音:bāo zū
1.由一人具名承租房屋、土地等,再分租给别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庙中只有一个老尼,闲房倒也有几间,却是附近的那些作长短工的以至满乡村小买卖人包租的。」
2.旧时不管收成丰欠,地主都要佃农按约缴交田租,称为「包租」。
《漢語大詞典》:党费(黨費)
党员向党组织按期交纳的活动经费。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党费》:“缴党费,不缴钱缴实用的东西,看她想得多周到!” 刘克 《央金》:“在北京民族学院里,一个叫 央金 的年青姑娘以五块银元缴了中国共产党的党费。”
《漢語大詞典》:赤钞(赤鈔)
宋 代民间交纳赋税后,官府发给的凭证。因用红字书写,故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吏胥侮洗文书:“郡县胥史,揩易簿案,乡使尤甚。民已输租税,朱批於户下矣,有所求不遂,復洗去之,邑官不能察,而又督理。比其持赤钞为证,则追逮横费,为害已深。”
《漢語大詞典》:辞役钱(辭役錢)
宋 时,乡里的保正为免除差役,向县吏交纳的一种钱款名。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辛丑,臣僚言:‘州县被差执役者,率中下之户,产业微薄,一为保正,鲜不破家。昔之所管者,不过烟火、盗贼而已,今乃至於承文引,督租赋焉;昔之所劳者,不过桥梁、道路而已,今乃至於备修造,供役使焉。方其始参也,馈诸吏则谓之“辞役钱”。’”
《漢語大詞典》:匹马丘牛(匹馬丘牛)
春秋 时 鲁国 交纳田赋,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牛三头,谓之“匹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 唐 孔颖达 疏:“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丘牛。’”
《漢語大詞典》:赎杖(贖杖)
犯人交纳钱财以免除杖刑。《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 珍哥 绞罪, 鼂源 有力徒罪, 伍圣道 、 邵强仁 无力徒罪, 海会 、 郭姑子 赎杖。”
《漢語大詞典》:赎徒(贖徒)
交纳钱物以减免徒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汤刘二御史再谴:“ 鼐 论风宪官受财,议革职赎徒,上特旨发 肃州卫 充军。”明史·姜埰传:“乃命移刑官定罪,尚书 徐石麒 等拟 埰 戍, 开元 赎徒。” 清 吴伟业 《鹿樵记闻·粤西二臣》:“又以奸民訐其贪肆不法,逮治坐赎徒。”
《漢語大詞典》:赎免(贖免)
交纳钱物而免除刑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德 ﹞后为太常,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王招宣 赎免 张士廉 罪犯,将家私给还,仍旧开胭脂绒线铺。”
《漢語大詞典》:缴凭(繳憑)
交纳凭限。 清 朝官员被分派到某地之前,由吏部发给写明上任期限的文书,叫“凭限”。到任时即须交纳凭限,称“缴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当下 苟才 照例穿了花衣禀到,一面缴凭投信,一面递履歷。”
《國語辭典》:买路钱(買路錢)  拼音:mǎi lù qián
1.旧指出丧时沿途抛掷的纸钱。《俗语考原。买路钱》:「今人出丧,柩行之道,于前抛金银纸钱,名曰:『买路钱』。」
2.盗匪拦劫路人,所索取过路的钱财。《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我乃静山大王在此,行人住脚,须把买路钱与我。」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来到这山崦中,兀的胡哨响,有强人来了,可怎了也?(邦云)留下买路钱。」也作「买路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