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亭 → 停亭”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停潴(停瀦)
停留聚积。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不审其下流之停瀦何所,而堤于寻丈之内,是不知其形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万山之水奔腾而下,其中途必有停瀦之处,始不衝溢为患。” 何其芳
《秋海棠》:“夜遂做成了一湖澄静的柔波,停潴在庭院里,波面浮泛着青色的幽辉。”
《漢語大詞典》:停障
古代边塞的堡垒。停,通“ 亭 ”。 宋
陆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诗:“ 苜蓿峯 前尽停障,平安火在 交河 上。”
《骈字类编》:紫亭
孙逖送李郎中赴京序:风落崤渑,霜飞河濆;金羁载驰,紫亭何远。
《国语辞典》:拜月亭 拼音:bài yuè tíng
1.杂剧名。元关汉卿作,演蒋世隆及妹瑞莲、丞相海牙之子兴福、王尚书之女瑞兰,遇金元战乱,几经离合,终于互结婚姻的故事。因剧中瑞兰尝焚香拜月,祈求与世隆团圆,故称为「拜月亭」。
2.传奇名。元施惠作,为四大传奇之一。事本关汉卿拜月亭杂剧。也称为「幽闺记」。
《国语辞典》:停役 拼音:tíng yì
停服兵役。指现役军人在营期间,如有患病不堪行动、在押中及无故离营等,已逾规定期限,使其停止服役。
《漢語大詞典》:斋亭(齋亭)
供斋祠用的亭子。
《北齐书·陈述祖传》:“初 述祖 父为 光州 ,於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 清 顾蔼吉
《隶辨·华山亭碑》:“此碑先脩斋亭,在其年之正月脩庙。”
《骈字类编》:原停
水经:胶水又北过夷安县东,注:县,王莽更名之曰原停也。
《国语辞典》:二停 拼音:èr tíng
1.两部分。如:「云字的结构可分上下二停。」《三国志平话。卷上》:「随到处,竭家尽起,不从者,杀伐讨虏,汉家天下,三停占了二停。」
2.十分之二。《董西厢》卷一:「生得于中堪羡,露著庞儿一半,宫样眉儿山势远。十分可喜,二停似菩萨,多半是神仙。」
《漢語大詞典》:祭亭
旧时出丧所制作的一种轿亭,常用以供奉祭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只见当先是两个纸糊的开路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万民伞、铭旌亭、祭亭、香亭、喜神亭、功布、亚牌、马执事。”
《國語辭典》:不停当(不停當) 拼音:bù tíng dàng
1.不妥当、不适宜。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但风流都在他身上,添分毫便不停当。」《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谁想见面,到来刮涎,才晓得是不停当的。」
2.不舒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我身子有些不停当,来不得。」《元曲选外编。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你身子不停当哩!将息你那證候咱。」
《韵府拾遗 青韵》:潺亭
梁书刘季连传:巴西人赵续伯又反,季连遣李奉伯由涪路讨之。奉伯别军自潺亭与大军会于城,进攻其栅,大破之。
《漢語大詞典》:白楼亭(白樓亭)
古亭名。故址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浙江 又东北逕重山西,大夫 文种 之所葬也。山上有 白楼亭 ……升陟远望,山湖满目也。”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手秉玉麈尾,如登 白楼亭 。” 王琦 注:“
《世説》‘ 孙兴公 、 许玄度 共在 白楼亭 ’ 刘孝标 注:‘
《会稽记》曰: 白楼亭 在 山阴 ,临流映壑也。’”亦省作“ 白楼 ”。 唐
李白 :“待我适东 越 ,相携上 白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