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被害人
鼻涕虫
笔杆子
帮工
包打听
半罐水
抱粗腿
党老爷
挡人牌
刀笔讼师
地土蛇
地里鬼
大老粗
大舌头
打死虎
《國語辭典》:被害人  拼音:bèi hài rén
因他人的不法行为,致使身体、名誉、财产受到损害的人。也称为「被害者」。
《漢語大詞典》:鼻涕虫(鼻涕蟲)
(1).蛞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蛞蝓
(2).比喻驽弱、做事不干脆利索的人。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老头子火了:‘你倒是去跟那种鼻涕虫,过几天试试看。’” 古华 《相思树女子客店》七:“干革命干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倒不如一个社办小店的合同工、鼻涕虫。”
《漢語大詞典》:笔杆子(筆桿子)
见“ 笔桿子 ”。
亦作“ 笔杆子 ”。亦作“ 笔杆 ”。 1.笔上手拿的部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2).指笔。 杨朔 《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 《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3).指善于写作的人。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國語辭典》:帮工(幫工)  拼音:bāng gōng
1.帮忙工作、干活。《西游记》第三四回:「那神仙听见说孙行者,他也恼他,要与我们帮工。」
2.被雇来帮忙做事的人。
3.工匠的助手。
《國語辭典》:包打听(包打聽)  拼音:bāo dǎ tīng
旧时租界中巡捕房里查访案情的人。后泛指消息灵通、善探隐私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倘若找不到,只要我到上海道里一托,立刻一封信,托洋场上的官,交代了包打听,是没有找不到的。」《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夥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也称为「包探」。
《漢語大詞典》:半罐水
比喻半通不通而又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例如:碰上这个半罐水,只有把事情越做越糟。
《國語辭典》:抱粗腿  拼音:bào cū tuǐ
喜欢拍马屁,攀附权贵。《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那妾,毕竟也还把自己丈夫扯在里头;也还不止于牵扯丈夫,还要把那家中使唤的人,都说他欺心胆大,抱粗腿,惯炎凉。」也作「抱大足杆」。
《漢語大詞典》:党老爷(黨老爺)
指国民党里做官当老爷的人。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但我要保存这一幅画,一者是因为遭过艰难的青年的作品,二是因为留着党老爷的蹄痕,三则由此也纪念一点现在的黑暗和挣扎。” 茅盾 《子夜》四:“地面上的情形一点不熟悉,你这党老爷怎么干得下去呀!”
《國語辭典》:挡人牌(擋人牌)  拼音:dǎng rén pái
比喻站在他人前面,任何困难都由他一人挡著。《负曝闲谈》第一○回:「李毛包心直口快,无论什么事,总是他做挡人牌,因此大家喜欢他。」
《漢語大詞典》:刀笔讼师(刀筆訟師)
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一·词颂》:“被告抄状入手,乃请刀笔讼师又照原词多方破调,骋应敌之虚情,厌先攻之劲势。”
《國語辭典》:地土蛇  拼音:dì tǔ shé
替强盗做眼线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大凡那些作强盗的,沿途都有几个给他作眼线的熟人,叫作地土蛇,又叫作卧蛋。」
《國語辭典》:地里鬼(地裡鬼)  拼音:dì lǐ guǐ
指熟悉当地情形的人。《西游记》第五二回:「这贼猴真个是个地里鬼!却怎么就访得我的主公来也。」
《國語辭典》:大老粗  拼音:dà lǎo cū
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或读书读得不多的人。亦用为自谦之词。如:「俺是大老粗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國語辭典》:大舌头(大舌頭)  拼音:dà shé tou
口吃、结巴。如:「他没啥缺点,就是说话有点大舌头。」
《漢語大詞典》: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劾大璫子弟:“迨 冯璫 将败,最初言者,亦不过借司房 徐爵 牵及之耳。未几追论者连篇累牘,谚所云‘打死虎’也。可以观世变矣。”亦作“ 打死老虎 ”。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