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今文  拼音:jīn wén
汉代经学家指当时流行的隶书,称为「今文」。相对于籀书的「古文」而言。《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表、笺、状、策……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
《國語辭典》:今文家  拼音:jīn wén jiā
今文经学家。为汉代经学的一派。相对于古文家而言。参见「今古学派」条。
《國語辭典》:今文经(今文經)  拼音:jīn wén jīng
汉朝时,由年老的经师口授,其弟子用当代通用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称为「今文经」。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经》等皆是属于今文经。
《漢語大詞典》:今文经学(今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 西汉 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董仲舒 是 西汉 今文经学的创始人。”
《國語辭典》:今文尚书(今文尚書)  拼音:jīn wén shàng shū
书名。汉初伏生所传,口授晁错以汉隶书写。二十九篇。古尚书因遭秦焚书而亡佚,而晁错以汉隶所写成的《尚书》,因有别于《古尚书》,故称为《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漢語大詞典》:今文学(今文學)
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 西汉 。 汉武帝 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 西汉 末,古文经复出, 刘歆 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因研究国故感受兴趣,而有就今文学再生而为整理国故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