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波浪周期(波浪周期)  拼音:bō làng zhōu qí
当波传播时,二相邻波峰通过介质中同一定点所经历的时间,或一波峰行经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
《国语辞典》:有线电(有线电)  拼音:yǒu xiàn diàn
指利用实体线路(如电线或光纤)作为介质传递讯息的方式或设备。例如有线电视、有线电话等。
《国语辞典》:沉积作用(沉积作用)  拼音:chén jī zuò yòng
被水流、冰或风力等介质搬运的沉积物到达适宜的场所,发生沉淀与堆积的过程。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等三种方式。
《国语辞典》:乱反射(乱反射)  拼音:luàn fǎn shè
声波或电磁波由于传送介质不均匀或异向性,而发生向不同方向分散传播的现象。也称为「散射」。
《漢語大詞典》:多普勒效应
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传波介质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频率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增大,相互离开时则频率减小。如两辆汽车相向驶近时,车中的人听到对方的鸣号声的音调(频率)变高,而驶过后听到的鸣号声的音调变低。
《漢語大詞典》:反射定律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且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声波、电磁波的反射同样遵循反射定律。
《漢語大詞典》:波阵面
简称“波面”。波源发出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经相同时间所到达的各点组成的面。同一波阵面上各点的振动位相相同。
《漢語大詞典》:波的叠加原理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介质中同时存在几列波时,每列波能保持各自的传播规律而不互相干扰。在波的重叠区域里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等于各列波在该点引起的物理量的矢量和。
《國語辭典》:残渣(殘渣)  拼音:cán zhā
剩馀不要的渣滓。如:「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将经由大肠、肛门排泄而出。」
《國語辭典》:冲击波(衝擊波)  拼音:chōng jí bō
爆炸时,爆炸中心压力急遽增高,使周围空气猛烈震荡而形成的波动。也称为「爆炸波」。
《國語辭典》:热传导(熱傳導)  拼音:rè chuán dǎo
物体各部分间因温度差异引起由高温移转到低温的能量传递。一般而言,金属的热传导能力高于气体。
《漢語大詞典》:距骨
高等脊椎动物的跗骨的近侧骨之一,被认为相当于许多低等脊椎动物的胫侧骨与中间介质的融合
负担人体重量的,在踝部与小腿骨相关节的骨
《國語辭典》:可见度(可見度)  拼音:kě jiàn dù
物体能被看见的清晰程度。主要由光线的强弱及介质传播光线的能力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