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何承裕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仕进。后晋天福末进士。好为歌诗。初为中都主簿,累官著作佐郎。出为盩厔、咸阳令。为政清而不烦,每览牒诉,必戏判以喻曲直。太祖开宝三年,自泾阳令入为监察御史。后历侍御史,累知忠、万、商三州。太宗大平兴国中卒。
全宋诗
何承裕,字仕进(《宋诗纪事小传补正》),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五代史补》卷五)。后晋天福末进士。累官至著作佐郎,直史馆。出为盩厔、咸阳县令。宋太祖开宝三年(九七○),自泾阳令入为监察御史。历侍御史,累知忠、万、商三州。太宗太平兴国中卒。《宋史》卷四三九有传。
全粤诗·卷一九
何承裕,字仕进。韶州曲江人。后晋天福末进士。有清才,好为歌诗,而嗜酒狂逸。初为中都主簿,累官至著作佐郎,直史馆。出为盩厔、咸阳二县令,醉则露首跨牛趋府,府尹以其名士而容之。然为治清而不烦,民颇安焉。每览牒诉,必戏判以喻曲直,诉者多心伏引去。宋太祖开宝三年(九七○),自泾阳令入为监察御史,后历侍御史,累知忠、万、商三州。太平兴国中卒。《宋史》卷四三九有传。诗一首。
《漢語大詞典》:奸路(姦路)
指奸人仕进的途径。吕氏春秋·去宥:“且数怒人主以为姦人除路,姦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后汉书·徐防传》:“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説,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姦路。”
《漢語大詞典》:退素
谦退淡泊。谓不谋仕进。宋书·隐逸传·雷次宗:“﹝ 次宗 ﹞自絶招命,守志隐约,宜加升引,以旌退素。”陈书·蔡徵传:“﹝ 徵 ﹞性颇便妄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南史·萧惠基传:“﹝ 惠基 ﹞立身退素,朝廷称为善士。”
《漢語大詞典》:阶绪(階緒)
仕进之路。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或有晦善藏声,自埋衡蓽,又以名不素著,絶其阶绪。”
分類:仕进
《漢語大詞典》:解达(解達)
谓相谈说而勉励仕进。《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李善 注:“解达,言相谈説而进达也。《方言》曰:‘解,説也。’”
《國語辭典》:躁热(躁熱)  拼音:zào rè
热得令人难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其时正是初秋天气,忽然躁热起来。」
《漢語大詞典》:贞庸(貞庸)
谓慎于进用,不汲汲于仕进。 清 王夫之 《章灵赋》:“ 耼 当无以尚冲兮,非废用而頽滑; 康 违堪以木形兮,激契濶於 履 发 。儷龙玄其贞庸兮,矧秉礼于 鄹 闕 。”自注:“ 子 曰: 老子 其犹龙乎!又人谓 嵇康 ,龙章凤质。儷龙谓二子皆如龙者。二子以玄为尚,然且在 老 ,则以为无用,非并用而废之,以恣滑乱;在 嵇 则非 汤 武 之征诛,而不徇 司马 ,况秉礼教于 鄹里 、 闕党 者,其得弗择地善行,而徒取进趋乎。”
《漢語大詞典》:青黄沟木(青黄溝木)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於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於失性一也。”后因以“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宋 秦观 《代谢中书舍人启》:“曾非踊跃冶金,偶就於莫耶;惟是青黄沟木,遂成於牺象。”
分類:无心仕进
《漢語大詞典》:进利(進利)
仕进顺利。宋书·范晔传:“ 曄 少时,兄 晏 常云:‘此儿进利,终破门户。’”
分類:仕进顺利
《漢語大詞典》:鸣于乔木(鳴于喬木)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嚶嚶。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后汉书·张衡传:“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 李贤 注:“喻求仕迁于高位,振扬德音,如金玉之声。”
分類:仕进高位
《漢語大詞典》:麋鹿闲人(麋鹿閑人)
喻自由闲散不求仕进的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经过郡邑,无不招延, 峴 拒之曰;‘某麋鹿闲人,非王公上客。’”
《國語辭典》:裂冠毁冕(裂冠毀冕)  拼音:liè guān huǐ miǎn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