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旅寄
寄居他乡。 唐 温庭筠 《上盐铁侍郎启》:“萍蓬旅寄,江海羈游。”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百姓属户皆东渡,多免,今存八分,在 河内 旅寄。” 宋 叶适 《史进翁墓志铭》:“既四十矣,宗伯不以我为材……尚漂摇旅寄何益。”
分類:寄居他乡
《国语辞典》:留寓  拼音:liú yù
旅居他乡。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诗:「我方留寓未归得,为君忍赋伤心诗。」
《漢語大詞典》:走死
谓逃亡他乡而死。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九回:“未几 肆叶护 为臣下所逐,走死 康居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二九回:“到了 噶尔丹 走死后, 丹吉喇 等来降,方报 桑结 矫伪情状。”
分類:逃亡他乡
《漢語大詞典》:谪客(謫客)
被贬谪流放而寄居他乡的人。 清 孔尚任 《刘松年〈秋山行旅图〉跋》:“ 刘松年 《秋山行旅图》大轴,人多指为雪拥 蓝关 ,观其人马踊跃,不似謫客,盖行旅图也。”
《漢語大詞典》:旅坟(旅墳)
谓客死他乡者之坟。 唐 刘禹锡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诗:“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 要离 。”
分類:客死他乡
《漢語大詞典》:流户
流落他乡的民户。宋书·武帝纪下:“己未,大赦天下。时 秦 雍 流户悉南入 梁州 。”南史·宋庐陵孝献王义真传:“时 陇上 流户多在 关中 ,望得归本。”新唐书·殷侑传:“岁中,流户襁属而还,遂为营田。”
《漢語大詞典》:栖旅(棲旅)
(1).寄身他乡。 唐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诗之八:“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
(2).指旅居之处。 唐 韦应物 《答杨奉礼》诗:“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漢語大詞典》:佗乡(佗鄉)
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文选·古辞〈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 唐 元稹 《赠熊士登》诗:“今日梅花下,佗乡值故人。” 宋 司马光 《送崔尉之官巢县》诗:“居人自丰乐,不与佗乡比。”
分類:他乡家乡
《漢語大詞典》:旅葬
谓客死葬于他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 唐 孟郊 《哭李观》诗:“知音既已矣,微言谁能彰。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分類:客死他乡
《漢語大詞典》:旅羁
久居他乡。 唐 方干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诗:“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 江 南身旅羇。”
分類:久居他乡
《漢語大詞典》:侨客(僑客)
客居他乡的人。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正 ﹞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 唐 李嘉祐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诗:“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
分類:客居他乡
《漢語大詞典》:旅骨
客死他乡者的尸骨。 宋 张耒 《寓陈杂诗》之十:“ 秦子 死 南海 ,旅骨还故墟。”
《漢語大詞典》:琐旅(瑣旅)
犹言他乡孤客。 明 杨慎 《草池歌赠余懋贤》:“天涯琐旅知音少,眼中之人吾独老。”
分類:他乡
《漢語大詞典》:赘客(贅客)
(1).客居他乡的人。《隋书·隐逸传·崔赜》:“ 祖濬 燕 南赘客, 河 朔惰游,本无意於希 颜 ,岂有心於慕 藺 !”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兄弟共妻,赘客无碍,盖 有苗 之餘风,而至今尚不殄焉。”
(2). 战国 时 淳于髡 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为 齐 赘婿,故以“赘客”称之。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有白凤之才,乃先为赘客;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清 阮元 《炙輠赋》:“爰有 稷下 辨才, 齐 中赘客,转异为同,变黑成白。”参阅史记·滑稽列传
《漢語大詞典》:流隶(流隸)
旧谓流亡他乡的微贱之民。文选·班彪〈王命论〉:“饿饉流隶,饥寒道路。” 李善 注:“流隶,流移贱隶也。”《陈书·世祖纪》:“或亲属流隶,负土无期,子孙冥灭,手植何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