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直言正色  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
言语正直,表情严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国渊传》:「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直言正色,论不阿谄。」
《漢語大詞典》:退食从容(退食從容)
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朱熹 集传:“南国化文 王之 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宋 陈亮 《祭徐子宜父文》:“退食从容,教忠无愧。”
《漢語大詞典》:松形鹤骨(松形鶴骨)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三国演义》第三四回:“ 玄德 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慌忙进前施礼。”
《漢語大詞典》:特郎当(特郎當)
犹吊儿郎当。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 上亭 ,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问 黄幡绰 :‘铃作何语?’曰:‘谓陛下特郎当!’特郎当,俗称‘不整治’也。”
《漢語大詞典》:尧趋舜步(堯趨舜步)
(1).谓如 尧 舜 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宋史·乐志十三》:“皇帝降席,流云四开; 尧 趋 舜 步,下躡天堦。”
(2).指 尧 舜 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黄鸿寿 《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先帝犹是 尧 趋 舜 步之时,我皇上已处 禹 驰 汤 骤之世。”
《國語辭典》:修饰边幅(修飾邊幅)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
修整布帛边缘,使无不齐。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国语辞典》:评头评足(评头评足)  拼音:píng tóu píng zú
本为评论妇女姿态仪容。后引申为评论是非好坏。如:「那件事大伙正在评头评足,议论纷纷。」也作「品头题足」。
《国语辞典》:礼数款段(礼数款段)  拼音:lǐ shù kuǎn duàn
应对时的风采仪容。《红楼梦》第一五回:「那些村姑庄妇见了凤姐、宝玉、秦钟的人品衣服,礼数款段,岂有不爱看的。」
《国语辞典》:玉山将崩(玉山将崩)  拼音:yù shān jiāng bēng
玉山,借喻仪容美好的人。玉山将崩形容人酒醉倾侧不稳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稽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也作「玉山倾倒」、「玉山倾颓」。
《漢語大詞典》:尊范(尊範)
称他人仪容的敬词,后多用为谑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瑞:“生知其鬼,捉臂推之,笑曰:尊范不堪承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个人的尊范,倒可以叫做冬瓜。”
《国语辞典》:边幅不修(边幅不修)  拼音:biān fú bù xiū
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如:「他是一个生活凌乱、边幅不修的人。」也作「不修边幅」。
《国语辞典》:照镜子(照镜子)  拼音:zhào jìng zi
透过镜子照见自己的仪容。如:「一般女士出门前,都会照镜子打扮自己。」
《国语辞典》:德容两全(德容两全)  拼音:dé róng liǎng quán
品德仪容都很完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王夫人原说要个德容两全的,今小姐之貌,绝世无双,卖身葬父,又是大孝之事。」
《国语辞典》:礼路儿(礼路儿)  拼音:lǐ lù ér
表示敬意的仪容。如:「早期长辈过新年总有许多礼路儿。」「到他人家中作客,要注意礼路儿,不可随便。」也作「礼貌」。
分类:敬意仪容
《国语辞典》:理容院  拼音:lǐ róng yuàn
修剪头发、整理仪容的场所。如:「这家理容院除了帮顾客设计发型外,还有各种美容保养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