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97,分28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隐形
膺蕃
忧君范老
由之瑟
袁董
臧生诈圣
张仲
正名五字
挚仲词翰
仲长园(又作:仲长室)
仲德
仲父
仲弓德
仲华遇主
典故(续上)
殷公出守隐形
膺蕃
忧君范老
由之瑟
袁董
臧生诈圣
张仲
正名五字
挚仲词翰
仲长园(又作:仲长室)
仲德
仲父
仲弓德
仲华遇主
典故
相关人物
殷公出守
相关人物
殷仲堪
《晋书》卷八十四〈殷仲堪列传〉~294~
帝尝示仲堪诗,乃曰:「勿以己才而笑不才。」帝以会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亲幸以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江陵。将之任,又诏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常谓永为廊庙之宝,而忽为荆楚之珍,良以慨恨!」其恩狎如此。
帝尝示仲堪诗,乃曰:「勿以己才而笑不才。」帝以会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亲幸以为藩捍,乃授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江陵。将之任,又诏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常谓永为廊庙之宝,而忽为荆楚之珍,良以慨恨!」其恩狎如此。
例句
谢朓离都日,殷公出守年。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
《神仙传》卷三《李仲甫传》
李仲甫者,丰邑中益里人也,少学道于王君,服水丹有效,兼行遁甲,能步诀隐形。年百馀岁,转少。初隐百日,一年复见形,后遂长隐,但闻其声,与人对语,饮食如常,但不可见。
李仲甫者,丰邑中益里人也,少学道于王君,服水丹有效,兼行遁甲,能步诀隐形。年百馀岁,转少。初隐百日,一年复见形,后遂长隐,但闻其声,与人对语,饮食如常,但不可见。
例句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韩愈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典故
相关人物
忧君范老
相关人物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卷七〈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论语注疏·先进》~98~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简释
升堂:喻学识造诣精深。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空余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由也瑟: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
例句
空余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杨巨源 上刘侍中
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时子权知岳州事)
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窦牟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典故
相关人物
袁董
相关人物
董卓(字仲颖)
袁绍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于是方听绍举兵。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于是方听绍举兵。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
例句
袁董非徒尔,师昭岂偶然。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典故
相关人物
臧生诈圣
相关人物
臧武仲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已。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晋·杜预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
「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已。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晋·杜预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
例句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白居易 放言五首之一
典故
相关人物
张仲
相关人物
张仲
《诗经·小雅·六月》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和·毛氏传:「张仲,贤臣也。」东汉·郑玄笺:「张仲,吉甫之友,其性孝友。」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和·毛氏传:「张仲,贤臣也。」东汉·郑玄笺:「张仲,吉甫之友,其性孝友。」
例句
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典故
相关人物
正名五字
相关人物
管仲
《管子·揆度》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筴,阳也。壤筴,阴也,此谓事名二。」曰:「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其在味者,醉辛咸苦甘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筴,阳也。壤筴,阴也,此谓事名二。」曰:「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角徵羽也。其在味者,醉辛咸苦甘也。二五者,童山竭泽,人君以数制之人。味者,所以守民口也。声者,所以守民耳也。色者,所以守民目也。」
例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 权德舆 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时秘书监亦同日拜命)
典故
相关人物
挚仲词翰
相关人物
挚虞
《晋书》卷五十一《挚虞传》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也。父模,魏太仆卿。虞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郡檄主簿。……后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虞撰《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也。父模,魏太仆卿。虞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郡檄主簿。……后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虞撰《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
例句
太叔辨洽,挚仲词翰。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关人物
仲长园
仲长室
相关人物
仲长统
《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亨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閒。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
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亨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閒。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
例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储光羲 山中贻崔六琪华
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皇甫冉 崔十四宅各赋一物得檐柳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皇甫冉 送窦叔向
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 卢照邻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典故
相关人物
仲德
相关人物
程昱(字仲德)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昱传》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魏国既建,为卫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文帝践阼,复为卫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魏国既建,为卫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文帝践阼,复为卫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
例句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荀子·仲尼篇》~4~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于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雠,遂立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莫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幸也,数也。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于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雠,遂立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莫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幸也,数也。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9~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746~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典故
相关人物
仲弓德
相关人物
仲弓
《论语注疏·先进》~96~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90~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典故
相关人物
仲华遇主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樊晔(字仲华)
《后汉书》卷七十七《范晔传》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徵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引见云台。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因戏之曰:「一笥饵得都尉,何如?」晔顿首辞谢。及至郡,诛讨大姓马适匡等。盗贼清,吏人畏之。数年,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视事十馀年,坐法左转轵长。
樊晔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与光武少游旧。建武初,徵为侍御史,迁河东都尉,引见云台。初,光武微时,尝以事拘于新野,晔为市吏,馈饵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赐晔御食,及乘舆服物。因戏之曰:「一笥饵得都尉,何如?」晔顿首辞谢。及至郡,诛讨大姓马适匡等。盗贼清,吏人畏之。数年,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视事十馀年,坐法左转轵长。
例句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皇甫冉 送崔使君赴寿州
《漢語大詞典》:膺蕃
李膺 、 陈蕃 的并称。两人皆 东汉 大臣,反对宦官专政,名望甚高。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词:“漏院霜靴,火城雪轡,得似先生败絮温?安危事,付布衣 融 泰 ,鼎足 膺 蕃 。”
《國語辭典》:升堂 拼音:shēng táng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
2.旧称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升堂,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3.比喻学问技艺已稍入门。《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初涉艺文,升堂睹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
2.旧称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知县升堂,众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3.比喻学问技艺已稍入门。《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初涉艺文,升堂睹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