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6,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刘诞(字 休文 广陵王、竟陵王、随郡王 )
刘休范( 顺阳王、桂阳王 )
刘宏(字 休度 建平王 宣简、宣简王 )
孙诜(字 休群 )
刘昶(字 休道 义阳王、丹阳王、齐郡开国公 明 )
刘祎(字 休秀 东海王、庐江王 )
刘浑(字 休渊 汝阳王 )
尉拨( 安城侯、介休男 敬 )
刘彧(庙号 太宗、太守 明皇帝、明帝、宋明帝、明 字 休炳 荣期 淮阳王、湘东王 )
沈约(世称 沈尚书、东阳沈、东阳守、沈侯约 别称 沈东阳、沈隐侯、隐侯 字 休文 隐 建昌县侯 )
明僧绍(字 休烈、承烈 )
刘休祐( 山阳王、晋平王、荆州刺史 刺王 )
刘休茂( 海陵王 )
刘休若( 巴陵王 哀王 )
其它辞典(续上)
刘休仁( 建安王 )刘诞(字 休文 广陵王、竟陵王、随郡王 )
刘休范( 顺阳王、桂阳王 )
刘宏(字 休度 建平王 宣简、宣简王 )
孙诜(字 休群 )
刘昶(字 休道 义阳王、丹阳王、齐郡开国公 明 )
刘祎(字 休秀 东海王、庐江王 )
刘浑(字 休渊 汝阳王 )
尉拨( 安城侯、介休男 敬 )
刘彧(庙号 太宗、太守 明皇帝、明帝、宋明帝、明 字 休炳 荣期 淮阳王、湘东王 )
沈约(世称 沈尚书、东阳沈、东阳守、沈侯约 别称 沈东阳、沈隐侯、隐侯 字 休文 隐 建昌县侯 )
明僧绍(字 休烈、承烈 )
刘休祐( 山阳王、晋平王、荆州刺史 刺王 )
刘休茂( 海陵王 )
刘休若( 巴陵王 哀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3—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二子。封建安王。宋孝武帝时,官至湘州刺史、护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受非人之遇。废帝诛,推崇宋明帝,为扬州刺史。明帝泰始初,四方反,休仁亲当矢石,督诸军讨平之,负重望,为明帝忌。表解扬州刺史职,见许。明帝疾笃,虑及后事,逼休仁自杀。全宋文·卷十三
休仁,文帝第十二子,元嘉二十九年封建安王,孝建末为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初进侍中,领右军将军,出为湘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迁护军将军。永光初迁领军将军,景和初加特进左光禄大夫。明帝定乱,以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领太子太傅,进太尉,领司徒。泰始七年赐药死,追降为始安县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3—459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文。宋文帝第六子。封广陵王。曾从刘骏讨平刘劭,进号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又改封竟陵王。造立第舍,穷极工巧,多聚才力之士、精甲利器,实之第内。帝性多猜,至此意愈不平。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出为南兖州刺史。诞既见猜,潜为之备,吴郡刘成告诞谋反,帝乃遣沈庆之杀诞。全宋文·卷十三
诞字休文,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广陵王,历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封随郡王,出为后将军雍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广州刺史。未行,改授安东将军、会稽太守。孝武即位,征为卫将军荆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未行,迁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改封竟陵王。孝建中迁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大明初出为南兖州刺史,镇广陵三年,举兵拒命,沈庆之攻杀之,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4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八子。初封顺阳王,改封桂阳王。历官江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司空、侍中。宋明帝杀诸弟,休范以人才庸劣得免,然常忧惧。明帝死,休范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后废帝元徽二年,在寻阳起兵反,逼台城。萧道成率兵守新亭,使部将黄回、张敬儿诈降,中计被杀。全宋文·卷十四
休范,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三年封顺阳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寻出为江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入为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永光初转中护军,领崇宪卫尉。明帝定乱,以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征为秘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出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还为江州。后废帝即位,进司空侍中。元徽元年进太尉。明年,举兵内逼,为黄回所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4—458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度。文帝第七子。封建平王。少闲素,笃好文籍,文帝宠爱异常,为立第于鸡笼山,尽山水之美。孝武帝讨刘劭事平,以为尚书左仆射。为人谦俭,礼贤接士,明达政事,帝甚信仗。转尚书令。卒谥宣简。全宋文·卷十三
宏字休度,文帝第七子,元嘉二十一年封建平王,历中护军领石头戍事,出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征为中书令,领骁骑将军。元凶弑立,以为左将军丹杨尹,迁镇军将江州刺史。孝武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加冠军将军中书监,转尚书令,加散骑常侍,进卫将军。大明二年薨,追赠侍中司徒,谥曰宣简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太原中都人,字休群。少有学行,爱文,尤喜泉石。与会稽孔广齐名。位至御史中丞。全宋文·卷五十六
诜字休群,太原中都人,大明中为刘秀之安北咨议参军。泰始中兼太常丞,累迁至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497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封义阳王。前废帝即位,为徐州刺史。废帝疑其有异志,欲讨。昶乃携爱妾一人与数十骑北奔魏。为驸马都尉。封丹阳王。每陈本国事故,语及征伐,则敛容涕泗。魏孝文帝拜为大将军。卒谥明。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昶字休道,彭城人。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封义阳王,历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元凶弑立,加散骑常侍。孝武即位,迁太常,出为东中郎将、会稽太守。孝建初,进东扬州刺史。大明初,徵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迁中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又出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徵为护军将军,转中书令、中军将军,加太常。前废帝即位,出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惧诛,以魏和平六年来奔,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皇兴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转内都大官。加仪同三司,领仪曹尚书。进中书监、五等建,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除使持节、都督吴越楚彭城诸军事,镇彭城。二十一年卒,赠假黄钺、太傅、领扬州刺史,备九锡,谥曰明。(案《魏书·刘昶传》云:「前后表启,皆其自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470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秀。宋文帝第八子。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封东海王,历官会稽太守、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明帝即位,进太尉,改封庐江王。文帝诸子,祎尤凡劣,诸兄弟嗤鄙之。明帝泰始五年,河东柳欣慰等谋反,欲立祎,事泄,欣慰等被杀,祎被逼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54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渊。文帝第十子。少凶戾。袭封汝阳王,后徙武昌王。刘劭杀文帝自立,以为中书令。孝武帝孝建初为雍州刺史。作文檄自称楚王,建号永光,备置百官以为嬉笑。长史王翼之呈其手迹于孝武。免为庶人,逼令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以太学生应募从征,有功,赐爵介休男。后屡从讨和龙,击吐谷浑,皆有军功,进爵为子。累迁杏城镇将,在任甚得民心。文成帝屡加赏赐。献文帝时进爵安城侯,任北豫州刺史。卒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9—472 【介绍】: 即宋明帝。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文帝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后出为南豫州刺史。前废帝被杀,即位。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临海王刘子顼、寻阳王刘子房相继响应。乃发兵攻杀子勋、子顼,继而尽杀孝武帝其余诸子,又杀诸弟刘休祐、刘休仁等,皇室内乱更剧,刘宋统治日趋衰落,淮水以北地多沦于北魏。在位八年,谥明,庙号太宗。全宋文·卷七
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景和元年十二月即位。改元二:泰始、泰豫。在位八年,谥曰明皇帝,庙号太守。有集三十三卷。(案,《宋书·明帝纪》有改元大赦诏,据《南史·谢庄传》,编入《谢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1~513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全梁文·卷二十五
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宋征虏将军林子孙。孝建中,为奉朝请,历安西外兵参军、征西记室参军,带阙西令。元徽末,为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兼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齐受禅,为征虏记室,带襄阳令。历太子步兵校尉,迁家令兼著作郎,进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兼尚书左丞,寻为御史中丞,转车骑长史。隆昌初,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太守。永元初,迁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改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义兵起,为骠骑司马。梁台建,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及受禅,进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加侍中。遭母忧,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进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改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迁尚书令,领太子少传,转左光禄大夫,加特进。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谥曰隐侯,有《谥法》十卷,《四声》一卷,《晋书》一百十一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宋世文章志》三十卷,《迩言》十卷,《俗说》五卷,《杂说》二卷,《神中记》二卷,《袖中略集》一卷,《珠丛》一卷,《集钞》十卷,《集》一百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平原鬲人,字休烈,一字承烈。明经术。宋文帝元嘉中,再举秀才。隐长广郡崂山,聚徒讲学。北魏南下,攻取淮北,乃渡江,居江乘摄山。入齐,朝廷累辟不就。尝候沙门僧远,齐高帝欲见之,僧绍遁还。齐武帝永明中,征国子博士,不就,卒。曾作《正二教论》,崇佛贬道。明氏家传经学,南渡虽晚,并有名位,自宋至梁为刺史者六人。子明山宾最知名。全齐文·卷十四
僧绍字休烈,一字承烈,平原鬲人。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泰始末征通直郎,升明中征记室参军。齐受禅,征正员外郎,永明初征国子博士,并不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三子。封山阳王。宋明帝即位,改封晋平王、荆州刺史。素无才能,好财色,州中百姓不复堪命。明帝恐其难制,欲方便除之,留之都中。泰始七年,明帝猎于岩山,命休祐射一雉,趁时遣诸壮士杀之。全宋文·卷十四
休祐,文帝第十三子,孝建三年封山阳王,大明中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迁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入为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迁侍中。又迁左中郎将都官尚书,又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出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景和初进号镇西大将军,仍迁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定乱,以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江州、南豫州、豫州刺史,复徙荆州刺史。泰始四年改封晋平王,寻征为南徐州刺史,加侍中。七年,遣寿寂之等拉杀之,追赠司空,谥曰刺王,寻追免为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46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四子。封海陵王,后为雍州刺史,进号左将军。性急疾,欲自专,主帅每禁之,常怀忿怒。后听左右张伯超言杀主帅等,举兵起事,为参军尹玄庆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8—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九子,封巴陵王。宋明帝时官至荆州刺史。泰始七年,兄刘休祐为帝所杀,刘休仁见疑,休若忧甚。会被征为南徐州刺史,心腹咸谓还朝必有祸,中兵参军王敬先劝割据荆楚以抗,休若伪许,私告明帝,敬先被杀。后还朝,被逼自杀。全宋文·卷十四
休若,文帝第十九子,孝建三年封巴陵王,大明中为冠军将军南琅邪临淮二郡太守,徙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进徐州刺史,征为散骑常侍、左右郎将、吴兴太守,复征为散骑常侍太常,未拜。永光初迁左卫将军,泰始初领安东将军会稽太守,进号卫将军,迁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迁湘州刺史,进号征南将军,又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又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征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入朝,迁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召拜,赐死,赠侍中司空,谥曰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