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6,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下一页
释常润(字 大千 号 幻休 )
杨德政(字 叔向、公亮 号 楚亭、蚤休居士 )
林休徵(字 景徵 )
钟若休(字 于集 )
杨其休(字 振孙 )
王同休(字 扬甫 号 对廷 )
李光胤(字 克休 号 瀼西 )
胡胤嘉(字 休复 )
归昌世(字 文休 号 假庵 )
沈光世(字 德显 号 休翁、湖滨 )
姚康(字 休那 士晋 )
董承业(字 绍休 )
李国祥(字 休徵 )
丁茂桂(字 承休 )
其它辞典(续上)
申时行(字 汝默 号 瑶泉、休林居士、休休居士 世称 太平宰相 文定 )释常润(字 大千 号 幻休 )
杨德政(字 叔向、公亮 号 楚亭、蚤休居士 )
林休徵(字 景徵 )
钟若休(字 于集 )
杨其休(字 振孙 )
王同休(字 扬甫 号 对廷 )
李光胤(字 克休 号 瀼西 )
胡胤嘉(字 休复 )
归昌世(字 文休 号 假庵 )
沈光世(字 德显 号 休翁、湖滨 )
姚康(字 休那 士晋 )
董承业(字 绍休 )
李国祥(字 休徵 )
丁茂桂(字 承休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瑶泉苏州人官宰相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默,吴县人。嘉靖壬戌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定有赐閒堂集维基
申时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直隶吴县民籍,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及第,累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卒赠太师,谥文定。申时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其父申士章为一富商。祖父申乾将其自小过继徐姓舅家,故幼时姓徐。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二十八名,廷试拔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回归本宗申姓。后受张居正提拔,曾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四维父丧丁忧三年,申时行代理内阁首辅。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四维居丧将要期满时病逝,申时行正式出任首辅。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皇帝和御史等谏官之间矛盾为主要基调;虽拯救不少触怒皇帝者的性命,也因此被视为“首鼠两端”。万历十九年(1591年),于择立储问题上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间试图调和争论,被言官参劾,辞官回苏州閒居。晚号休休居士。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赠太师,谥文定,赐葬吴山之阳。申时行于首辅任上开创“章奏留中”及“经筵取消,改为进呈讲义”;其本意虽为拯救雒于仁并让不听大臣讲学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点文字,这两个惯例的养成都多少促成了万历怠政,并彻底切断皇帝与大臣们交流的渠道。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常润。字大千。号幻休。江西进贤黄氏子。幼失二亲。从父出游。遂入佛牛山出家。学摄心。浮泛不得力。誓遍参。南询万松林公于径山。折而入都。听松秀二法师讲楞严。至圆明了知处。忽有省。复谒大方莲公。最后入少林。参宗主小山书公。言机相合。如函盖。究进之力。日益精勇。一日举洞山过水颂请益。公诘之曰。既不是。渠毕竟是何人。师于言下霍然。以偈答曰。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息。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曾为佛祖师。尝作乾坤则。龟毛拂上清风生。兔角杖头明月出。公嘱令加护。未几辞去。公授之偈。以少室相累。师谢未遑。及公归寂。大众迎师于都门。三辞不获已。乃赴。座下士百七人。闻所未闻。得未曾有。咸谓宝镜重光。先堂头付托得人矣。尝游五台。讲法华于寿明寺。众见白光绕座。偶行路次一精舍。众沙门。罗拜称祖师。云。昨梦伽蓝神扫门。旦日祖师过此。今师适来。师笑曰。祖师过去久矣。师居堂头位。且久卓然。有古人之风。大司马汪公道昆谓。师魁然修硕。容止庄严。其向应如洪钟。其普度如广筏。其砥波流如山立。其随机而显化。如珠走盘。至其禀独觉。觉群迷日孳孳然。以道自任。(云云)。信非虚语也。以万历乙酉岁四月示寂。大宗伯陆公树声。文其石以颂德。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字叔向,号楚亭,文懿公之后也。少有文名,中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见忤于时,补外历官福建按察使。所著《梦鹿轩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亮,鄞县人。万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历福建按察使。有《梦鹿轩槁》。维基
杨德政(1547年—?),字公亮,又字叔向,号楚亭、蚤休居士,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进士出身。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八月三十日。隆庆元年(1567年)浙江乡试第十六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二甲第七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七年九月授编修,十二年四月充会典纂修官。十五年二月出京师任福建右参议,十六年八月迁本省副使。十七年二月调广西提学副使,七月乞致仕。万历二十一年二月起补河南副使,专管修河,次月调陕西,提督学政,七月升山东右参政。二十六年五月起复福建右参政,二十九年七月升福建按察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休徵,字景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匠籍,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三十三名。万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简介
维基
钟若休,字于集,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青城人。万历八年进士。由苏州推官擢吏科给事中。以上疏救钟羽正、李献可,忤帝意,罢归卒。维基
杨其休,字振孙,山东济南府青城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十二名,登三甲第十七名进士。累官工科都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援救。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同休(1557年—?),字扬甫,号对廷,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籍。万历七年己卯科第三十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一百三十五名,廷试二甲五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刑部广东司主事。二十二年五月以事贬郁林州同知。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庆州人。字克休。号瀼西。
人物简介
维基
胡胤嘉(1570年—1614年),字休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灶籍,塘栖青林村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亚魁,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考选庶吉士,入史馆,逾年病卒于京邸。著有《柳堂集》十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3—1644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寄居常熟,字文休,号假庵。归有光孙。诸生。承其家学,十岁便能诗歌,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善画墨竹,能草书,尤精篆刻。崇祯间征为待诏,不应。有《假庵诗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休,昆山人。崇祯末以待诏徵不起有假庵诗草
人物简介
简介
沈光世,朝鲜王朝宣祖、仁祖年间的文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8—165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休那。明季补诸生,有隽才高识。曾入史可法幕,檄文多出其手。旋归里,得免扬州之难。明亡后,屏居田野,郁悒悲伤,作《忍死录》。人物简介
姚康,原名士晋,号休那,桐城人,明万历诸生,顺治时隐居,著《掌慧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董承业,字绍休,山西汾州府介休县军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西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初任中书舍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选,擢刑科给事中,天启元年正月升刑科右给事中,疏参工部屯田司员外宋良翰。以母忧归,擗踊骨立,乡人翕然称孝。服阕,补兵科右给事中,天启四年甲子,与翰林检讨顾锡畴典试福建,监临同邑乔公承诏也,初,五经文例不誊录,闱中得颜茂猷卷,深美其才,同官俱以违例不敢荐,二公力持之,疏入,上特可其奏。入朝陈策刺时政,魏珰嗾使人弹劾为东林门户,被降调,遂免归。杜门谢客,著《礼记集抄》行世。逆党事败,召赐陛见,晋秩太常寺少卿,旋以疾告归,卒于家。生平坦荡,平易近人,加惠梓里。初,邑粮输边,皆用本色,里中苦之,承业适奉使至云中,言于张大中丞,得准改折,介民至今赖之。墓在城西三里官道北。县有“会魁坊”,在东街,为万历癸丑科会试第五名董承业建,又有“忠谏坊”,为任兵刑两科给事中时建。又“父子容台坊”,在北关,为太常寺少卿董让、董承业父子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南昌府南昌人,字休徵。天启中官开封府同知。辑有《古今濡削选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承休。万历二十五年拔贡,任平谷知县,政绩卓著,人服其能。再移柏乡知县,振兴文教,士风丕振。崇祯十五年清兵陷城时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