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众口嚣嚣(衆口囂囂)
七嘴八舌,乱嚷乱叫。形容争辩不止。嚣嚣,喧哗。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文学……道古以害今。从之,则县官用废,虚言不可实而行之;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不可胜听。”亦作“ 众口嘵嘵 ”。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入署后,未刻,至内阁。大学士、九卿会议添兵筹餉,众口嘵嘵,茫无一策。”《人民日报》1953.9.22:“古今研究 屈原 的将近百家,众口哓哓,何去何从?”
《漢語大詞典》:众口销金(衆口銷金)
见“ 众口鑠金 ”。
《國語辭典》:众口铄金(眾口鑠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语出《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引申为众口同声,往往积非成是。如:「我们不怕事情有多复杂,只怕真相未白之前大家众口铄金,积非成是,到时候就麻烦了。」也作「群口铄金」。
《国语辞典》:众口称善(众口称善)  拼音:zhòng kǒu chēng shàn
众人一致称誉。如:「他诚恳真挚,众口称善。」
《国语辞典》:众口交荐(众口交荐)  拼音:zhòng kǒu jiāo jiàn
众人一致推荐。《隋唐演义》第八二回:「玄宗见众口交荐李白之才,便传旨赐李白以五品冠带朝见。」
《国语辞典》:众口交誉(众口交誉)  拼音:zhòng kǒu jiāo yù
众人一致推崇、赞誉。如:「他最近在议会的表现可圈可点,众口交誉,颇有大将之风。」《清史稿。卷三五六。洪亮吉列传》:「幸有一众口交誉之刘清,百姓服之,教匪亦服之。」
《国语辞典》:众口交攻(众口交攻)  拼音:zhòng kǒu jiāo gōng
许多人一齐用言语攻击。《明史。卷二五三。王应熊传》:「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
《分类字锦》:铄于众口(铄于众口)
国语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