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治要  拼音:zhì yào
1.治国的要术。《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宋书。卷六四。裴松之传》:「申述至诚,广询治要。」
2.岁计。统计核算全年收入与支出的帐簿。《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汉。郑玄。注:「治要,若岁计也。」
《國語辭典》:审计(審計)  拼音:shěn jì
政府机关的会计帐簿与纪录,以客观与科学的方法作有系统的审覈检查,以确定其正确性与合法性。
《漢語大詞典》:库子(庫子)
(1).掌管官库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把官库视同己物,更狠如 盗跖 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箇无。”《水浒传》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凶刀杖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经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属均徭类。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趁办官钱:“ 浙省 广济库,岁差 杭 城諲实户若干名,充役库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赋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库子……库子有各库不同,而惟县堂为最。盖一县杂费,与迎送上官,种种不经,俱责成於库子。”参阅 周伯棣 《中国财政史》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3).僧职名。又称库司行者。寺院中司会计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规·东序知事》:“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
《漢語大詞典》:支计(支計)
(1).收支会计之事;财用。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初, 魏文帝 置度支尚书,专掌军国支计。”旧唐书·韦思谦传:“国家租赋,太半私门。私门则资用有餘,国家则支计不足。”
(2).筹划。 唐 张九龄 《敕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书》:“破虏灭胡,必在此举。卿可火速支计,无失便宜。”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十二年:“比见奏贼皆不以实,遂使失於支计,不时翦除。”
《國語辭典》:负债(負債)  拼音:fù zhài
1.欠人钱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有那些负债还不起的,他便替人赔偿。」
2.会计学上指企业的既有义务,该义务系由过去交易事项所产生,且预期未来清偿时将产出经济资源之流出。负债可分为短期的(流动)或长期的(非流动)负债。
《國語辭典》:国会(國會)  拼音:guó huì
立宪国家代表民意的最高立法机关,通称为「国会」。如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也称为「议会」、「议院」。
《國語辭典》:簿记(簿記)  拼音:bù jì
1.记录的工作。《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教学则簿记课业,供奉几案、纸笔,皆预偫焉。」
2.会计工作中依一定格式,记载有关出纳项目的技术。如:「一般说来,商科的学生都有簿记的课程。」
《国语辞典》:计籍(计籍)  拼音:jì jí
会计簿籍。《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國語辭典》:库司(庫司)  拼音:kù sī
管理财务的人员。《董西厢》卷六:「先生平昔与法聪有旧,法聪新当库司,先生归而贷之,何求不得!」
《漢語大詞典》:库子(庫子)
(1).掌管官库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把官库视同己物,更狠如 盗跖 之徒。官攒、库子均摊着要,弓手、门军那一箇无。”《水浒传》第二七回:“把贜物并行凶刀杖封了,发与库子,收领上库。”
(2). 明 代官府科派的经常性差役(常役)名目之一。属均徭类。亦指服此役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趁办官钱:“ 浙省 广济库,岁差 杭 城諲实户若干名,充役库子。”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赋役》:“吾 松 之重役有五:一曰库子……库子有各库不同,而惟县堂为最。盖一县杂费,与迎送上官,种种不经,俱责成於库子。”参阅 周伯棣 《中国财政史》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3).僧职名。又称库司行者。寺院中司会计之事的行者。《百丈清规·东序知事》:“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
《漢語大詞典》:治凡
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周礼·天官·宰夫:“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 郑玄 注:“治凡,若月计也。” 孙诒让 正义:“‘治凡,若月计也’者,谓都计诸目之总簿书也。” 宋 张方平 《河北都转运使工部郎中张昷之可兵部郎中充天章阁侍制三司户部副使诰》:“盖自中臺至于寺监之务,几关出纳,无不总者,故建其长以治要,立其贰以治凡,设其考以治目,以言乎三司之副。”
《漢語大詞典》:文计(文計)
文书与会计簿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是以在 汉 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於体国。”
《国语辞典》:分录(分录)  拼音:fēn lù
纪录交易的会计格式,如:「在登录帐簿前,编制会计分录,有利于帐户记录的正确性。」
《國語辭典》:法算  拼音:fǎ suàn
询问僧人年龄时的尊称。元。杨讷《西游记》第三出:「师父,你法算多少了?唐僧云:『小僧年一十八岁也。』」
《國語辭典》:白条(白條)  拼音:bái tiáo
1.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鲦」。
2.大陆地区指未加盖公家印信,非正式凭据的字条。如:「没有原始凭證,不能随便打个白条就可以支付现金。」
《國語辭典》:白鲦(白鰷)  拼音:bái tiáo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条」。
《國語辭典》:总帐(總帳)  拼音:zǒng zhàng
1.即总分类帐,将日记簿上的各个会计项目与金额转录至总分类帐,可知每一项目截至某一时日之馀额。每一总分类帐上的项目,称总帐科目,系对应于明细分类帐上的明细科目而言。
2.泛指所有的帐目、恩怨等。如:「今天该是我们算总帐,了结宿仇的时候了。」也作「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