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59,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香山晏会
湨梁会
绝缨会
君臣际会
兰亭会
龙性讵能驯
戏马会东徐
矛戟
秦晋会
吾谋适不用
山阴会
适不用吾谋
随会留秦
同轨会
投机会
典故 
洛中画
 
香山九老
 
香山晏会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二〈九老图诗〉
会昌五日三月,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案: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白居易列传〉~4304~
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典故
湨梁会

相关人物
晋平公


《春秋谷梁传·襄公十六年》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湨梁之会,诸侯失正矣。诸侯会而曰大夫盟,正在大夫也。诸侯在而不曰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例句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权德舆 读谷梁传二首之二

典故
绝缨会


《韩诗外传》卷七~297~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绝冠缨者谁,于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于臣之义,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诗曰:「有漼者渊,雚苇。」言大者无不容也。
典故
君臣际会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张良


《论衡校释》卷三〈偶会第十〉~07~
因此论圣贤迭起,犹此类也。圣主龙兴于仓卒,良辅超拔于际会。世谓韩信、张良辅助汉王,故秦灭汉兴,高祖得王。
典故
永和
 
兰亭会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例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刘言史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孟浩然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李商隐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誇。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 李縠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陵秀才

从今留胜会,谁肯画兰亭。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一作张文新诗)

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李适 三日书怀因示百僚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权德舆 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武元衡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 温庭筠 赠越僧岳云(一作雪)二首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皇甫冉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刘长卿诗)

典故
龙性讵能驯

相关人物
嵇康
 
钟会(字士季)
 
颜延年(延之)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咏五首·嵇中散》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唐·李善注引《嵇康别传》曰:「康美音气,好容色,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例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典故
戏马会东徐
  
戏马英雄
 
马台欢笑
 
骑台


《昭明文选》卷二十〈赋壬·公宴·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956~
唐·李善注引《齐书》萧子显曰:「宋武帝为宋公,在彭城,九日出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旧准。」
《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246~
泗水又径龚胜墓南,墓碣尚存。又径亚父冢东。《皇览》曰:亚父冢在庐江居巢县郭东。居巢亭中。有亚父井。吏民视事皆祭亚父于居巢厅上。后更造祠于郭东,至今祠之。按《汉书·项羽传》,历阳人范增未至彭城而发疽死,不言之居巢。今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增不慕范蠡之举,而自绝于斯,可谓褊矣。推考书事,墓近于此也。
典故
相关人物
裴楷
 
钟会(字士季)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例句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 任华 寄李白

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典故
秦晋匹
 
秦晋会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颖识通达,天韵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论者以为出王眉子、平子、武子之右。世咸谓『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例句

秦晋称旧匹,潘徐有世亲。 李百药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亲事遂停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卢储 催妆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典故
吾谋适不用
 
吾谋适可用
   
绕朝赠
 
绕朝赠策
  
相关人物
士会
 
绕朝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下〈文公·传十三年〉
传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晋·杜预注:「策,马檛,临别授之马檛,并示己所策以展情。绕朝,秦大夫。」

例句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李白 送羽林陶将本

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杜甫 别苏徯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卢照邻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典故
山阴会
 
山阴游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句

闺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刘言史 奉酬

长忆山阴旧会时,王家兄弟尽相随。 李涉 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若忆山阴会,孤琴为我援。 皎然 送吴冯游京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许浑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典故
适不用吾谋

相关人物
士会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下〈文公·传十三年〉~332~
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馀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晋·杜预注:「示已觉其情。」
典故
随会留秦

相关人物
范武子


《春秋左传·文公七年》
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春秋左传·文公十三年》
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

例句

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 张说 过庾信宅

典故
同轨会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晋·杜预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

例句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典故
投机会


《新唐书》卷八十九〈张公谨列传〉~3755~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为王世充洧州长史,与刺史崔枢挈城归天子,授检校邹州别驾,迁累右武候长史,未知名。李绩、尉迟敬德数启秦王,乃引入府。王将讨隐、巢乱,使卜人占之,公谨自外至,投龟于地曰:「凡卜以定犹豫,决嫌疑。今事无疑,何卜之为?卜而不吉,其可已乎?」王曰:「善。」隐太子死,其徒攻玄武门,锐甚,公谨独闭关拒之。以功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实封一千户。
《新唐书》卷八十九〈张公谨列传·赞曰〉~3764~
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两君而无嫌也。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谓之千载,顾不谅哉!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公谨所以抵龟而决也。
《漢語大詞典》:九老图(九老圖)
唐 白居易 与 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贞 、 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 ,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 ,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元 刘从益 《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分類:白居易
《漢語大詞典》:戏马台(戲馬臺)
(1).古迹名。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即 项羽 凉马台 。 晋 义熙 中, 刘裕 曾大会宾客赋诗于此。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二:“重瞳遗跡已冥冥, 戏马臺 前鬼火青。”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嘉庆一统志·徐州府二》
(2).古迹名。在 河北 临漳县 西。又名 阅马台 。 后赵 石虎 所筑。 虎 从台上施放响箭,作为军骑出入的信号。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3).古迹名。在 江苏省 江都县 。台下有路,名 玉钩斜 ,是 隋 代埋葬宫女的地方。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
《漢語大詞典》:矛戟
矛和戟。亦用以泛称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荀子·荣辱:“伤人之(一作以)言,深於矛戟。”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錙銖。”
《漢語大詞典》:秦人策
左传·文公十三年:“﹝ 秦伯 ﹞使 士会 。 士会 辞,曰:‘ 晋 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於君,不可悔也。’ 秦伯 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 河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杜预 注:“策,马檛。临别授之马檛,并示已所策以展情。”后借指马鞭。 唐 杜甫 《别苏徯》诗:“赠尔 秦 人策,莫鞭辕下驹。”
分類:马鞭
《漢語大詞典》:绕朝策(繞朝策)
春秋 晋 大夫 士会 因事奔 秦 ,为 秦 所用。 晋 人患 秦 之用 士会 ,乃使 魏 寿馀 伪以 魏 叛而入 秦 ,诱 士会 返 晋 。计得逞, 士会 欲行,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简策之策;一为马檛,即鞭策之策。 汉 服虔 主前一义, 晋 杜预 主后一义。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杜预 注、 孔颖达 疏。后以“绕朝策”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 绕朝 策,思同 郭泰 船。”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 绕朝 鞭。”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绕朝鞭(繞朝鞭)
见“ 绕朝策 ”。
《漢語大詞典》:绕朝策(繞朝策)
春秋 晋 大夫 士会 因事奔 秦 ,为 秦 所用。 晋 人患 秦 之用 士会 ,乃使 魏 寿馀 伪以 魏 叛而入 秦 ,诱 士会 返 晋 。计得逞, 士会 欲行,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简策之策;一为马檛,即鞭策之策。 汉 服虔 主前一义, 晋 杜预 主后一义。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杜预 注、 孔颖达 疏。后以“绕朝策”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 绕朝 策,思同 郭泰 船。”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 绕朝 鞭。”
分類:大夫
《國語辭典》:赠策(贈策)  拼音:zèng cè
策,马鞭。赠策指春秋时代,晋国的随会投奔秦国,晋国害怕他的才能为秦国所用,便用计劝说他回国。秦大夫绕朝为随会送行时以马鞭相赠,并且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晋国招回随会的计谋。见《左传。文公十三年》。后泛指临别时赠送物品或言语,以表明自己的心意。唐。卢照邻〈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漢語大詞典》:山阴兴(山陰興)
指访友、会友的兴致。 唐 卢纶 《上巳日花楼宴》诗:“徒记 山阴 兴,祓禊乃为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 王子猷 ,忽起 山阴 兴。”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雪中同游东皋之作》:“更有 山阴 兴,能无 秦 復陶。”参见“ 山阴乘兴 ”。
分類:访友兴致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