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传杯(傳盃)
亦作“ 传盃 ”。 谓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二:“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仇兆鳌 注引 明 王嗣奭 《杜臆》:“‘传杯不放杯’,见古人只用一杯,诸客传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主簿:“ 龙邱 李主簿 者,不知何许人也,偶於知闻处见 干 ,而与之传盃酌。” 明 文徵明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诗:“诸君送我帝城东,立马传杯犯朔风。” 感惺 《游侠传·侠圆》:“好待俺与二位好汉传杯拼饮也。”
《分类字锦》:膝下传杯(膝下传杯)
欧阳詹 除夜侍酒呈诸兄示舍弟诗 悠悠寰宇同今夜,膝下传杯有几人。
分类:岁除
《国语辞典》:传杯送盏(传杯送盏)  拼音:chuán bēi sòng zhǎn
形容酒宴上传递酒杯邀饮的欢乐景象。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喜孜孜驻拍停歌,笑吟吟传杯送盏。」也作「传杯弄盏」、「传杯换盏」。
《國語辭典》:传杯换盏(傳杯換盞)  拼音:chuán bēi huàn zhǎn
形容酒宴上传递酒杯邀饮的欢乐景象。《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也作「传杯弄盏」、「传杯送盏」。
《國語辭典》:传杯弄盏(傳杯弄盞)  拼音:chuán bēi nòng zhǎn
形容酒宴上传递酒杯邀饮的欢乐景象。《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皆真原,蓦邪径,誇俊誇能头上骋。少盛当年说我强,传杯弄盏相邀请。」也作「传杯换盏」、「传杯送盏」。
分類:酒宴斟酒
《國語辭典》:弄盏传杯(弄盞傳杯)  拼音:nòng zhǎn chuán bēi
传弄酒杯。比喻摆设筵席饮酒欢娱。元。无名氏〈点绛唇。淡扫蛾眉套。青歌儿〉曲:「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盏传杯。」《孤本元明杂剧。锁白猿。头折》:「做一个洗尘的茶饭,摆一个庆喜的筵席。闹垓垓觥筹交错,笑哈哈弄盏传杯。」
分類:饮酒
《分类字锦》:酒正传杯(酒正传杯)
徐安贞 书殿赐宴应制诗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分类:燕飨
《漢語大詞典》:飞觥(飛觥)
传杯。 唐 羊昭业 《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 清 陈维嵩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词:“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分類:传杯
《漢語大詞典》:传卮
传杯。
分類:传杯
《漢語大詞典》:传盏(傳盞)
即传杯。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诗:“传盏加分数,横波掷目成。”
分類:传杯
《國語辭典》:飞觞(飛觴)  拼音:fēi shāng
喝酒时把杯子传来传去。唐。皇甫枚《王知古》:「虽薄涉儒术,而数奇不中春官选,乃退处于三川之上,以击鞠飞觞为事,遨游于南邻北里间。」
《漢語大詞典》:行杯
(1).流觞,流杯。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置酒杯于水的上流,杯流行停于谁前,谁便取饮。 南朝 梁元帝 《燕歌行》:“乍见远舟如落叶,復看遥舸似行杯。”
(2).指传杯饮酒。 唐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王琦 注:“传杯而饮曰行杯。” 明 王世贞 《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参见“ 流觴曲水 ”。
《國語辭典》:流觞曲水(流觴曲水)  拼音:liú shāng qū shuǐ
古人依修禊的习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在水边盥洗,藉以驱邪。后来参加者坐在曲折环绕的水流旁,在上游放酒杯,任它顺水流下,停在何处,则由某人取酒杯而饮。晋。王羲之 兰亭诗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國語辭典》:过酒(過酒)  拼音:guò jiǔ
1.送酒、进酒。宋。张炎 忆旧游。记开帘过酒词:「记开帘过酒,隔水悬灯,款语梅边。」
2.喝酒、下酒。《水浒传》第一六回:「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也作「过口」。
《漢語大詞典》:觞行(觴行)
行觞,传杯。 宋 张元干 《送舒希古》诗:“觴行颇轩渠,一斗輒径醉。”
分類:行觞传杯
《漢語大詞典》:飞盏(飛盞)
(1).谓传杯痛饮。 唐 元稹 《放言》诗之一:“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2).谓传杯斟酒行酒令。